2)第7章 《千字文》_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执弟子礼,一躬到底,语态谦卑。

  徐秀才微微颔首。

  起身的二十多位蒙童这才落了座,翻着书,拼命记着里面的内容。

  忽而,学堂门口急匆匆跑来一个蒙童,十岁左右,夹着书,皮肤黝黑,额头和两鬓间淌着汗水,喘气道:“先生,对不起,我来迟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徐秀才严厉的看了一眼迟到的蒙童,“你竟然连早学都迟到,罚你……”

  他看了一眼迟到蒙童,叹息道:“罚你一日不许食,须知‘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迟到蒙童唾面自干,没有一丝的不好意思,似乎已经习惯这种事情。

  他道了句“谢先生罚”,就自顾自的坐在了鹿兆鹏兄弟二人旁边,等走到这里的时候,他看到了白贵也坐在这里,面露吃惊,然后嘴角露出一丝讽笑。

  他拉开板凳,坐了上去。

  “白贵,你咋做到这了?兆海,得是你爸善心大发,让白贵来这也读书?”

  鹿兆谦小声说道。

  “书童?”

  他想起时常提起的一个词,问道。

  “不是的,是贵哥自己交了束脩,来这读书的。”鹿兆海碰了碰鹿兆谦的胳膊肘,有些愤愤不平道:“贵哥收了额哥给的书,没收额给的草纸和墨,摆明是看不起额!”

  听到白贵是自己交了束脩,入学读书,鹿兆谦的脸色迅速变幻,沉默了一会,半响轻呵一声,似是在嘲笑,说道:“马夫的命,能学个啥样出来!”

  “能学一点是一点。”

  白贵看了一眼鹿兆谦,淡淡说。

  鹿兆谦因为是被白嘉轩送到学堂读书的,一直面对白孝文、白孝武两个主家的孩子自卑,所以起初坐在白家两兄弟旁边,然后转移到了鹿家两兄弟旁边。

  所以听到白贵是自己交束脩进来读书,又嫉又妒。

  自己交钱,意味着能直起腰板。

  鹿兆谦咬了咬嘴唇,眼里露出轻蔑,他断定,白贵顶多在学堂学上一两个月就得走人,一是没钱交束脩,二是也知道自己不是读书人的命。

  两人不咋熟悉,也只是认识的程度,所以也不自讨没趣,一时静默。

  课堂上。

  徐秀才开始讲《三字经》,念上一段,大部分蒙童开始摇头晃脑的背诵。

  徐秀才的话有些官话和秦省本地话混杂,不过大家都明白其说的意思。

  白贵入乡随俗,也跟着一起摇头晃脑。

  这个动作,唯一的感受就是头晕,也不知道这些蒙童是怎么忍受的。他估计,应该是节奏记忆,徐秀才没有学过现代的教育知识,但老一辈传承下来,必定有他的道理。

  这么想着教育节奏,他的思绪就飞到国外去了,这时候胡适的老师杜威好像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社会”的口号,反对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

  对了,宣统二年,也就是两年后,胡博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