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最佳启蒙诗之一_小农民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早了,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李凡先生还没出世呢。现在的这些适龄孩子,以及以后的孩子们,的确比我们那个时候幸福多了。”

  王学民道:“现在的这些孩子们能够幸福,我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几名负责人同时道:“的确,这是自然。”

  而后,王学民和几名负责人又就如何选编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初步的讨论过后,国家教育部正式向外界公布了,李凡这一次的作品,包括古诗、课文、图片所有的内容。

  ……

  无数的家长们都在等待,在他们看来,教育部应该会提前公布李凡的作品的。

  现在,果然如此,教育部真的正式公布了。

  而且和他们猜想的一样,速度非常快。

  无数的家长们忍不住再一次的,在心里感慨李凡的创作速度之快。

  而后,便是迫不及待的开始欣赏李凡这一次的作品。

  前面是古诗,后面是课文,且已经将配图全部配好。

  第一首古诗,《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正是苏情之前看到的第一首诗。

  这首诗是李凡前世北宋著名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邵雍的作品。

  这首诗因为巧妙的填入了一到十,十个数字,又韵味无穷,在前世北宋之后的朝代,便被人们当做了教习小孩子学习数数、认识数字,体会数字妙用的启蒙诗。

  可谓是孩童们最佳的启蒙诗之一。

  李凡在这个时候将其带到这个世界,显然是一次最好的时机。

  无数的家长们在看到这首诗之后,无不拍案叫绝,这首诗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但它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却绝不简单,而是相当的丰富、生动,韵味十足。

  通过这简简单单几个字,家长们便仿佛能够看到,诗人因故来到了一个山村,山村很美,一走便不自觉的走过了两三里路,路途中看到了四五户人家。

  除了人家之外,还看到了六七座亭台,在亭台的四周,又或者沿途的其它地方,开满了鲜花。

  数一数,八九十枝花。

  画面相当的丰富、生动,也相当的美,并且能够轻易的感受到。

  什么是好诗?这就是好诗,通过简简单单几个字,让任何人都能够看都懂,都能够感受到诗意和画面的诗,就是好诗。

  即便是没有任何诗才,甚至是没有任何诗词欣赏能力的人,都一定能能看懂这首诗,并且感受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家长们忍不住的拍案叫绝!

  当然,这首诗绝的并不仅仅只是画面和韵味,还有巧妙的将一到十,十个数字嵌入了诗中。

  而这,尤其适合让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古诗的小孩子们,学习和记忆。

  这首诗学习的不仅仅只是诗,还会让孩子们学会数数,学会一到十,十个数字怎么写?

  更重要的是,还让会孩子们体会到数字的妙用和趣味,这是最绝妙的。

  一个孩子第一次接触到古诗,就可以从这首古诗里学会这么多东西,可以想象,这首诗将会给孩子带去多大的启发和帮助?

  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从此之后,就对古诗,对学习,对数字产生了兴趣,甚至是浓厚的兴趣。

  这将极其的重要和珍贵!

  所有的家长们再一次拍案叫绝!

  李凡,不愧是孩子们的人生导师!

  ……

  书友们,求支持正版阅读,你订阅一章只需要一毛钱,对于初V和高V用户来说,还用不了一毛钱,但对于乡下来说,却极为重要!

  衣食父母们,乡下拜托你们了!!

  每天的正版订阅量能够稍微好看一点点,乡下也就心满意足了。

  唉!

  ……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