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八章 包青天_小农民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字。”

  “哈哈!果然是包拯。至于为什么叫包青天?我想这是李凡大大对包拯的一种赞誉。历史上,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不就像青天一样,朗朗乾坤么?”

  “不错不错,包青天,好,好啊!好一个包青天,真是太贴切了。”

  “……”

  想清楚原因后的众人,顿时兴奋不已。不是因为他们猜对了主人公是包拯,而是因为“包青天”三个字,这三个字太有感觉了,读着就让人振奋。

  这三个字代表着正义,代表着不畏强权,代表着为民请命,代表着朗朗乾坤,代表着……

  兴奋的众人,紧紧的拽着手里的杂志,相互间挥了挥手,各自散去。

  ……

  这座报亭所发生的情景,只是全国无数报亭的一个缩影,每一个报亭处,都在上演着类似的场景和对话。

  “包青天”是后世对于包拯的敬称,以及民间传说中的称法,在正史文献中并没有“包青天”一说。

  所以,这个世界的众人,刚开始并不知道包青天就是包拯。

  不过,不知道不代表他们不理解。

  事实上,在民间一直有“青天大老爷”的说法,尤其是在古代,普通百姓往往都把好官、清官,唤作“青天大老爷”。

  那么,众人自是很容易的就能理解,李凡把包拯称之为“包青天”的原因。

  这让他们兴奋不已,仅仅只是书名,他们就已经感觉,这部作品绝对会非常的精彩。

  ……

  感到兴奋的人,并不只是这些普通读者。

  著名编剧于海,他的兴奋程度,比之那些普通书迷,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编写一部破案题材的电视剧剧本,一直都是于海最大的心愿。

  早在李凡的《少年狄仁杰》刚开始连载,李凡名气并不响的时候,于海和刘正两人,就去三圣村拜访了李凡。

  想要将《少年狄仁杰》改编为电视剧,只是李凡当时拒绝了。《少年狄仁杰》主要是给孩子看的作品,并不适合改编为电视剧。

  不过,李凡当时也承诺了,以后会推出适合改编电视剧的侦探类作品,到时候一定会把电视剧改编权卖给他。

  于海自那之后,就一直期待着。

  后来,李凡名气渐大,第二部侦探类作品却是迟迟没有推出,让于海好生着急。

  现在,于海终于看到了李凡的新侦探类作品,还是完全可以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于海又怎能不兴奋?

  又尤其是“包青天”三个字,让于海在兴奋的同时,又凝重了许多,这三个字的份量太重。

  他暗暗发誓,在改编剧本的时候,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诠释好这三字。

  ……

  《少年包青天》是李凡新侦探类作品的书名,这个书名也很快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其中,“包青天”三个字,让许多第一次看到它的人,都是一怔。待明白“包青天”就是包拯之后,都莫名感到一阵激动,即便是对侦探类作品并不感兴趣的人,也同样是如此。

  “青天”二字,朗朗乾坤,“包青天”,便是那正义的化身!

  ……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