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六十五章 手机研发情况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北斗系统合作的时候说过,大风集团投入了很大的资金研发基带芯片,但那是奔着4G时代去的,3G时代直接选择了妥协,因为投入产出比实在是不划算。

  不过跟苹果将会使用博通的基带芯片不同,大风集团选择了3G时代目前的基带芯片老大德州仪器。

  但基带芯片虽然妥协了,手机处理器孟谦并不打算妥协,iPhone2G不出意外的话还是会采用三星的ARM架构芯片,ARM也就飞速发展,但那是曾经一世的事情。

  这一世,孟谦不可能闲着,在芯片架构上,孟谦做不到像系统那样为员工带去一个很成熟的架构,但也一直在努力参与。

  孟谦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架构,类似于未来四大架构之一的RISC-V,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的开源指令集架构,但也只是参考RISC-V。

  大风集团架构沿用了RISC-V的几大优势,精简、低功耗、模块化、可扩展。

  而大风集团的架构把重点放在这四个方向上,熟悉架构的朋友肯定已经明白了,孟谦的目标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手机这么简单。

  事实上,架构仅仅只是架构,同样的架构,放到英特尔和AMD手里,造出来的芯片就是不一样,因为在架构之上还需要很多其他工作,涉及RTL编码,layout,半导体制程,封装等一系列技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就好比给两个作者同一份大纲,但写出来的小说肯定是不一样的,大纲只是大纲。

  所以RISC-V之所以成功,不是说架构本身多么多么强大,而是在于RISC-V的优势可以给到用户很大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也正因此,RISC-V格外适合对生态依赖比较小的封闭或半封闭产品,深嵌入式或新兴的物联网,包含嵌入式人工智能等应用的边缘计算领域及需要定制化的场景。

  但作为一款新架构,就必然会面对一个天然的问题,生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RISC-V刚出来的时候没有相关的编译器、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即便后来有了,也比不上ARM和X86的商用编译器和IDE。

  指令集架构的生态系统跟系统的生态的成长一样都是个很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十年八年的都很正常。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有一个领头羊,像x86有了windows,x86才真正建立起生态系统,Arm遇到了了智能手机才有未来那样的成功。

  而现在的大风集团,至少孟谦的目标是成为智能手机的引领者,其次大风集团自己有很大的基础,可以自己给自己的架构做IDE,可以自己给自己的架构配置工业软件,手里还握着光刻机。

  这就是孟谦不得不给员工不断施压的原因,智能手机的成功,表面意义是大风集团可以引领一个重要的未来产品,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领一个架构,引领一批技术,打造一个生态,突破一个垄断,从而让华夏在一个重要的领域,不必再受制于人。

  甚至,让别人,受制于华夏。

  ...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