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章 内鬼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好在大家都是外乡人,也比较团结,勉强算是能混个温饱。

  后来据说是何锦荣带头找到了海峡公司在广州的银行,以手下七八家人当了抵押,从银行里借出一笔钱款,买了一艘旧船跟着海峡公司跑起了远洋贸易。结果不出两年。何家就又买了一艘新式大船,专门从事白糖生意,买卖越做越大。成了福州城里数的上的大海商。家里也起了大院子,五个儿子里面最小的两个还上了航海学校的培训班。再过两年,何家就有自己的年轻船长了。

  其实何锦荣这种行为风险还是很大的,驾着旧船跑远洋,一旦遇上了大风大浪,就有可能消失在茫茫的印度洋上。不过对于那些没有资金来源、没有成熟销售渠道的人来讲,这也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自打有了海峡公司的银行之后,像何锦荣这样一趟远洋回来就暴富的沿海城市居民不在少数。

  当然了,一去不复返的也不在少数,还有一些人由于眼光太差或者商业经验太少,就算人和船勉强回来了,货物也被海水泡了或者销路不对,照样是赔钱。不过没关系,赔钱了、还不上贷款了,海峡银行也不会逼得人倾家荡产。只要人在,就还有翻本的机会,大不了和海峡银行签下五年、十年的卖身契,远赴海外去给海峡公司当劳工。不仅安全有保障、干的活儿也不太累,工资还挺高。就算回来之后已经年老体衰无力再折腾,也能给儿女挣下一笔可观的收入,想经商就有了本钱,想踏踏实实过日子,也能买房买地。

  可是自打去年朝廷的船队来了之后,很多刚刚起步的小海商就又要倒霉了。原本还能有点规矩的海贸市场立刻风云突变,货物的价格是飘忽不定,本来就没啥经验、缺少对市场变化抵御能力的小海商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只一年时间,破产亏本的就多了很多,到处都是卖船卖房子卖地的,其中很多人不得不去签了卖身契,然后挥泪辞别自己的妻儿老小,上了海峡公司的大船。再想和家人见面,至少也得五年之后了,还得运气好,一旦染上了当地的疾病或者瘟疫,基本就回不来了。

  何家虽然不属于受冲击的范畴,但日子也不太好过,由于朝廷船队采购白糖的数量太大,同样造成了白糖价格上涨,他家的利润也远不如从前,只能说还不至于赔本破产。

  但是海商和其它商人不同,他们每次出航冒得风险都极大,说白了就是用命去挣钱,如果没有十几倍、几十倍的利润,就等于是亏本了。哪个船员死在外面,你做船东的回来不得给人家家里赔上一大笔钱?如果赶上天气不好或者当地流行疫病,出去百十名水手,能有八十个回来就不错,这些钱也得算在成本里啊。还别提越来越高的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