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青年干探_双城帝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人,这时已经拎着皮箱挤到了检票口,正在他伸手递过车票时,一只大手像铁钳一般夹住了他的手腕,“万辉煌,我们是肃政署的,跟我们回去喝茶吧!”,一个人在他的背后说道。

  中年人闻声正待挣扎就见车站大门内,转出两个人冷冷的看着他,到了此时这个被唤作“万辉煌”的犹自狡辩道:“你们...你们认错人了吧,我姓李...”,“省省吧,万辉煌,你有权保持沉默,回去有能让你开口的地方,而且...还有很多办法”,那名摊煎饼的小贩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此人真正的身份正是大宋新成立的衙门---肃清政务署,简称“肃政署”的高级督办赵诚,也是名皇族。而这个“肃政署”是在新皇登基后组建而成的,它是在原来都察院的基础上,并入了“玄衣社”,重新取的名字。因为新皇赵肃在未登大宝前,就对大宋的吏治极为的不满,现在终于得偿所愿,到了自己一展抱负的时候,自然要切实的整顿一番了。另外,新皇登基自然要重新更换年号了,于是赵肃大笔一挥给自己订了一个新年号,名曰“隆武”,既是谐音“龙舞”又凡尔赛了一把自己“军中第一人”的名号,至于是否窃取了,另一个时空南明小朝廷的年号,自然是没人过问的。

  不过他也明白官员的升迁罢黜,一直是掌握在文官集团的“行政会议”手中,自己刚刚“走马上任”根基未稳,所以就想了一个主意,借口“玄衣社”隶属于军方,但今年频频插手政务,索性将其解散并入到都察院中,而“都察院”名称老旧,已经有些名不副实,索性将其改为“肃政署”更为贴切。

  至于这个名字犯了皇帝的避讳,那根本就不叫个事儿。大宋中兴已有三百余年,如今渐渐步入到了近代社会的时期,早就没人关心这类咬文嚼字的东西了,而且皇帝还颇为高兴,觉得能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表示他相当的重视这个“肃政署”,隐隐然有将其凌驾于各部之上的味道。

  至于原来的都察院都御史江晟阳,经过皇帝多次与“行政会议”协商(也可能是胁迫),调任贵州巡抚,与他一同出京的还有一个杨继盛,被皇帝打发到了海外的“新陆洲”担任总督去了。

  尽管皇帝明里暗里的一番手脚,为这个新设立“肃政署”开路,不过人家自己也很争气,新衙门成立才满“百天”,便切切实实的办了几桩大案,其中就以刚刚抓获的这个万辉煌最为的“辉煌”。

  此人是工部都水司的一名郎中,罪名自也无非就是收受贿赂营私舞弊,但关键是他为人机警,做事时手尾清理的都很干净,最后肃政署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卧底,假冒成商人多次接触后,才拿到了证据,可就在出票拿人的时候,被万辉煌使了一个“金蝉脱壳”自己隐秘了起来,要不是众人多方查找,今日险些就被他溜出了京城。

  多日辛苦终于“功德圆满”,赵诚等人押着万辉煌回到了官署。一进门正好碰到赵厚武有事外出,二人站在门口相互寒暄了一阵,便各自分头办事去了。

  赵厚武现在的职务是“肃政署”的署长,之所以名字叫的这么不伦不类,是他一直觉得尚书、侍郎一类的名字太过于老土,而军队中师长、团长的名字就相当的带感了,不妨拿来一用,于是肃政署首任署长赵厚武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