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知识改变命运_双城帝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激动的一把抱住了庞际鸣,口中不住的念叨:“这下可又有盼头了...”,弄得庞际鸣想要重新端起架子,可无奈挣扎了几下都没脱开廖兴昌的“束缚”,只好不住的安慰他,让他冷静下来。

  此后一连三天,广州城里的大海商都陆陆续续的生了病,随后各家的管事、仆役就如同林中的惊鸟一般飞向了四方,而廖兴昌则以访友的名义,与庞际鸣联袂去了福州。

  就在庞际鸣等人像辛勤的小蜜蜂一般,四处忙碌的时候,致仕的原兵部尚书刘石山也到了江宁,他的名义也是拜访老友,皇家江宁军校的校长李洛德。

  这个李洛德早年也是军中悍将,后来因伤不能领兵出战便转为了文职,因为不满当时瑞王的一些做派,一怒就申请转调到了江宁,在皇家军校校长的位子上一做就是十几年。严格来讲皇家江宁军校,并不隶属于军队系统,而是直接由职司军政的兵部统辖管理,所以日常工作交流之外,李洛德也与刘石山慢慢熟络了起来,进而成了朋友。

  对于老领导到访李洛德自然十分的高兴,朝廷的动向他也是一清二楚,知道刘石山黯然下台,名为致仕实则是被皇帝赶出京城的,所以就把公事丢在了一边,陪着刘石山好好的游玩了几天。

  待刘石山走后,李洛德就将已经升任了教务主任的谢国光叫到了办公室,吩咐他将目前在校的学员进行了一个统计,他想看一看学校中皇族勋贵的子弟,占总人数的比例到底有多大。不到一天谢国光就将统计的资料拿了过来,李洛德看过后缓缓起身走到了窗前,望着远处的钟山沉思了起来。

  这边刘石山离开江宁后,并没有回到徐州的老家,而是一叶孤舟朔江而上直奔“九省通衢”的武昌去了。

  现任的湖北巡抚名叫王元信,理论上也算是个大宋勋贵,他的祖上就是赫赫有名的“拗相公”荆国公王安石。只可惜王元信这一支的祖上,到了两宋之交就渐渐淡出了政坛。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省的方面大员,跟他的祖上是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自然也有贵人相助了。

  这个贵人就是刘石山。据说王元信自幼便家境贫寒,为了摆脱困境他靠着顽强的毅力半工半读的,居然学有所成一举考入了水木清华大学堂。毕业后经过遴选进入到兵部从吏员做起。

  这王元信虽然出身低微但为人一向是不卑不亢,加上做事认真细致,很快就成了上司的左膀右臂。一次他在核对发放军队物资时,不仅核对出三处的数据误差,还将误发到海南的冬装及时截留了下来,从而引起了时任侍郎的刘石山的注意,招来一见觉得这王元信仪表堂堂,顿时就起了爱才之意,当即决定将他调来做了自己的助理,几年之后更是将自己“待字闺中”的女儿嫁给了他,所以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的。

  既然已经成了自己的女婿,刘石山自然更要多加关照了,在与吏部尚书胡宗宪“勾兑”了几次后,王元信便被外放到了湖北,从知县做起不到十年便升任了巡抚,成了地方大员中最年轻的一位。

  这日王元信正在府衙后堂与幕僚商议事情,手下的侍从便进来禀报,说是夫人有事,请大人赶紧回去一下。这在王元信看来就很突兀了,虽然妻子出身官宦,但平日却能紧守妇道从不过问丈夫的政事,像今天这样更是从未有过。想到此他不由得与幕僚对视了一眼,仿佛再说:“夫人此举莫非与刚才所谈之事有关?”。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