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团结就是力量_双城帝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瑞白天做工时在思考,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也是这个念头。终于有一天他想通了,大家一直忍辱负重“东家”就只会更加的变本加厉,指望他们会发善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作坊里的织工们只能团结起来,大家一起跟庞家谈出个“说法”来!

  第二天他把自己的想法跟身边几个织工说了,大家都是一致赞成。原来这些工人都是苦出身没什么文化,就是有想法也是在心里朦朦胧胧的,哪里有海瑞思考的如此系统,所以一听他的话无不是举双手赞成。

  于是几人分头联络自是一呼百应,三天后庞家纺织工坊的车间里就没人上工了。同时以海瑞等六人为首的“叫歇”织工代表,向庞家提出了以下五点要求:

  一、工坊仿照陆氏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二、男女同工同酬;

  三、每十天要有一天休息日;

  四、取消保安队,不得打骂织工:

  五、八小时工作外可以加班,但必须支付加班费用。

  消息传到了庞怡曾那里,一家人顿时也发起急来,自从采用“流水线”法以来,大宋的多数工坊都是“停人不停机”,一旦没人操作一天的损失就极为极大。

  迫不得已庞济鸣提出先跟织工们接触一下,答应织工们的要求,先恢复了生产再说。他话还未说完就被老爹举起拐杖,劈头盖脸的打了出去。

  开什么玩笑,织工“叫歇”就答应他们的条件,此例一开今后再有此事岂不是处处受制于人?再说,庞怡曾身为纺织行会的会首,传出去同行同业的也不会答应的,不然庞家一开这个头大家要不要跟?毕竟庞家比不得陆氏那般庞大,可以无所顾忌独行其事的。

  不过打了儿子身子一活动,血脉自然就畅通了,庞怡曾的脑筋也活络了起来。稍加思考便招手将庞济鸣叫了过来,让他准备车马,他要亲自拜访杭州知府何德才。

  这位府尊大人取名与京城“汇源丰”的掌柜章益仁是一个道理,本想取自“德才兼备”之意,可偏偏也是个有“何德何才”之人。而且他也打破了一个记录,历来本省人不做本省官,但他身为杭州人竟做了杭州的知府!

  其实也不算是“异数”,因为他就出身于杭州“四象”之一的何家。这个知府也是庞怡曾为首纺织行会运作而来。

  一到府衙马车直驱二门内厅门口方才停住,何知府已经站在门口迎接了。口称“老世叔”将庞怡曾请入厅内。

  “清蕴”,一落座庞怡曾就叫着何德才的字,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我家的事你都听说了吧?你我几家一损俱损,你可不能坐视不理啊!”。

  “四象”如此费力将何德才放到这个位置上,就是为了寻一座靠山方便此辈予取予求,现在出了事情他自然是要出头的。“不过,老世叔您也知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