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西塞罗 • 五_人类群星闪耀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池之后让人把两千名俘虏的双手手指砍掉呢。刑讯拷打、斗剑角力、大肆杀戮、在十字架上处以死刑,在那样一个历史时代乃是司空见惯、不言而喻的事情。而西塞罗却谴责战争是一种兽行。他谴责自己的民族穷兵黩武和疯狂扩张。他谴责自己的民族对行省的剥削。西塞罗期盼:将别的国家并入罗马共和国,唯有通过文化和习俗的融合,而绝不应该使用长矛和利剑。西塞罗竭力反对把城市洗劫一空,并且要求即使对没有权利者中的最没有权利的人——奴隶也要宽厚善待;这在当时的罗马是一种荒谬的要求。他以先知的眼光预见到了罗马将会衰落,这是由于罗马取得的胜利太迅速所致,同时也是由于罗马征服世界是一种不健全的征服——因为它只使用武力。西塞罗说,自从罗马这个国家由苏拉开始向外征战以来,唯一的目的就是掠取大量的战利品,而在这时候,正义却已在自己的国家内消逝。要知道,每当一个民族用武力剥夺了其他民族的自由时,这个民族本身也就会在神秘的复仇之中被孤立,从而失去自己的、创造奇迹的力量。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中所阐发的政治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过重大影响。乌托邦,拉丁文Utopia的音译,源出希腊文ou(无)和topos(处所),意为“子虚乌有之国”,原是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ThoMore,1477—1535)于1516年所著《关于最完善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的书名简称。莫尔在书中把“乌托邦”描写为一个废除了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生产和消费按计划进行、人人从事劳动的社会。此书是欧洲第一部影响较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一词后来成为“理想的完美境界”、“空想的社会改良”等的同义词。相传,恺撒在释放俘虏时,让人把俘虏的双手手指砍去,从而使俘虏不能再紧握武器作战。西塞罗在《论义务》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一切善事均源自四种基本美德;从四种基本美德中又衍生出各种义务,比如,求知和追求真理的义务,为国家效劳和献身的义务,尊敬老人和抚养家人的义务,帮助他人的义务。这些义务无不都是仁爱的情感——公正、博爱、正直、仁慈、宽厚、同情、怜悯、自制、勇敢、刚毅、尊重和体谅他人——的体现。西塞罗特别强调人的“适宜”的品质,因为只有适宜”的品质才能使人与“自然”规律保持和谐,人们要在社会中“和谐地”生活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