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0章: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想写什么_妩媚的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读了《金瓶梅》后,我第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是《金瓶梅》究竟想写什么?这个问题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要分析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好的办法是去问作者本人。但作者早已作古,而且写这个小说时,他用的也不是真名。后来,许多人想搞清楚作者是谁,至今没有结论。作者为什么不想让人知道是他写了这本书?

  我觉得是害怕这本书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否则的话,他是会属真名的。

  一个人,花那么大的劳动量去写这样一部作品,不想让人知道他是谁,肯定是很奇怪的。

  哪个读书人不渴望自己的一篇作品,哪怕一首小诗能够流传下去。

  古人写东西,都有个习惯,就是讲道理。

  我觉得《金瓶梅》也不会例外。而且,作者想讲的道理,不是一首诗能写出来的,也不是一个短篇能讲清楚的。否则,他不会把作品写得这么长。

  想知道作者想写什么,如果作者自己不说,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作者写了什么?

  也就是说,从作者写作的兴趣点上去分析出作者的部分心思。

  我说的是部分。那些觉得仅凭作品就能肯定作者全部创作动机,是做不到的。

  何况,作者是用小说这种体裁来表达的,他把自己的心思全都赋予在了作品的人物和环境中,更是隐匿的深。所以,我觉得,我们只能知道大概,不可能是完全的真实。

  不过,我觉得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用假名比用真名,可能写出来的东西更接近真实。

  因为用假名写出来的作品,作者感觉安全性相对比较大,所以,说真话便更容易。

  从《金瓶梅》所写的内容看,是一群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从书名上看,又格外突出女人。

  《金瓶梅》这部小说的名字叫金、瓶、梅,是用潘金莲、李瓶儿、春梅,这三个女人的名字拚起来的。可见,女人应该是这部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

  西门庆虽然是事情发展的中心,通读全书,我感觉,他实际上是起着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是为描写这几个女人服务的。

  在这本书写出以前,《水浒传》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作者把在《水浒传》里叛了死刑的潘金莲和西门庆拿出来做主角,肯定有其特殊的心思。

  我感觉,作者创作本书,可能有以下的心思:

  其一,作者不喜欢《水浒传》里关于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结局。但作者又格外喜欢有关二人的故事情节。

  二者相比,《金瓶梅》中有关潘金莲的故事,作者除补充了《水浒传》里的前因,又增加了《水浒传》里的后果。

  前因的补充,使潘金莲这个人增添了许多让人同情的的因素。

  后果的改变和补充,使潘金莲的性格展现的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化。

  也就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