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儒学之道_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情理的方式,展望属于文朝的儒之道。

  宋穆心中已经有了定论,。

  既然是儒之道,那自己就抓住了最重要的一环。

  在上一世,儒学接下来的发展自己再明晰不过,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让封建时代有了更强的理论载体。

  只是如今,在儒道大有不同的今日,却不当这般想了。

  文朝沿用了儒道的传统,却因为这个时代玄妙的文力有了不同的创新。

  文力让儒道位置坚固,身具威力的儒家子弟,并不受这思潮的桎梏,反倒因为这一身力量,有了更多的不同。

  他们不需要一个所谓的君君臣臣的桎梏束缚住,而是需要一个更加坚定的信念,让他们能将这一身力量,证明入儒道无悔!

  既然如此,那就剥离表象,直抒本质!

  宋穆想到这里,顿时豁然开朗,心中更是有些说不出来的喜悦,当下再次端起热粥,大口的吃了起来,准备马上开始动笔。

  而这时候宋穆却是听得考舍外传来一个淡淡的声音。

  “善。”

  宋穆连忙抬起头,见到是一个穿着红袍,须发灰白的老者,此刻对方的目光正落在自己的桌板的草稿纸上。

  宋穆正要起身,对方却是伸手制止,朝着宋穆微笑的说了一句。

  “心正文正,不要受我干扰,记住你心中此刻所想。”

  说着,对方便拱手转身离开,身后跟着几个同样穿着红袍的官员,此刻纷纷都朝着宋穆看了一眼。

  刚刚说话的正是前来考场上一观学子情况的严甫,他率先到了这癸圈三百八十号,便闻着这其中传来一股香味,走上前,见到一个相貌俊朗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煮着肉粥,只是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虑着什么。

  此人就是那江南西道的解元宋穆,严甫此番见到了真人,见着对方专注的模样,顿时就有了一些印象分。

  而对方就是连自己到了的动静都没能察觉。

  他将粥煮好后,就直接正坐在板子上吃饭,却又是见得他端着碗思索,下一刻眉头忽的有几分纾解,然后起身写下了几个字。

  严甫自然一眼就见到了那草稿纸上的几行字。

  看来这宋穆是在思考这经义题的最后一题,而对方此刻却是在这题目后面写下了三个字,儒之道。

  见到这几个字的严甫当下便在心中暗暗点头,见到对方脸上忽的有的几分笑容,也是觉得这年轻人果然名不虚传,确有几分本事。

  这次的经义题,因为陛下殿试的题目过于不寻常,所以导致贡院对题目紧急做出修改,由礼部的几位老大人联合出了这份新卷。

  而这新卷上最大的亮点,便在于这上面的最后一题。

  抛弃了过往于四书五经上寻找句子开题,转而加上了一句董子的话,连成了一个极其精妙的抒义题。

  严甫却是能看的出,那几位老大人这是把自己对如儒学的困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