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竹林里的密语_季子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年生的姐妹,修长、挺拔而又窈窕俊美,风,轻悠悠地吹拂着竹林,竹叶在微微地颤动着,真像一张张细长的嘴巴在喃喃细语,你走进那绿阴如盖的竹间径,立时会感到一股沁人的快意,红尘荡尽,疲劳无踪,心中是一个清凉世界。

  两人走进竹海,立即进入了一个宁静、清新的世界。竹海里曲径通幽的石道全长一千五百米,前面的一千二百米是平缓的微坡,最后三百米为五十度左右的山体,山高二百八十米。

  路旁有一条狭窄的山涧,清纯的山泉在山涧中潺潺地流淌,季子强就忍不住蹲下来,用手捧着喝一口,感到凉凉的、润润的、甜甜的,从嘴一直透到心,竹林中长着各种杂树野花,在春天显得多姿多彩,妩媚动人,但它们只能是竹海的点缀。竹子的清香,尽管是淡淡的、悠悠的,但它充溢在整个空间,由于天气还有些凉意,游人较少,少有喧嚣和嘻闹,隐约传来竹林深处鸟儿的欢叫声和噼噼啪啪竹子的拔节声。

  路不是很好走,眼前也看不到什么人,凤梦涵就大胆的挽着季子强的手臂,在石径上缓缓而行。

  她问季子强:“你能听出刚才是什么鸟在啼叫吗?”

  季子强说:“这方面我不懂,你是否又触鸟生情,诗兴澎湃了?”

  凤梦涵的声音中有一丝淡淡的幽思:“这是杜鹃的叫声,现在已难得听到。我们常说‘子规啼血’,是传说蜀帝杜宇死后化为子规,它的口舌皆红,一到春天,开口即啼,有人认为它是满口啼血心有不甘,也有人借它的啼声抒发着情怀。辛弃疾曾感叹:‘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晏几道喟然:‘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杜鹃的啼声充满着情意,可以说,人有多少情浓,子规啼血就有多少悔意和惆怅。”

  季子强也是知道凤梦涵的感情丰富,就说:“鸟儿有成千上万种,难道你就独爱这种多愁善感的杜鹃?”

  凤梦涵说:“那倒不是,我刚才只是听到杜鹃的啼叫引起了联想。其实,鸟儿的性情有多种多样。古人写鸟,都是抒发或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怀,某种心境。喜欢隐居的田园诗代表人陶渊明就有两句名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这既是写鸟的本性,也是写人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不愿被束缚,希冀在回归自然中悠然自乐。此时此刻,我们不就在享受这种悠然自乐吗?”

  季子强很佩服的看这凤梦涵说:“大诗人,我这人只会做事,不会做诗,以后要慢慢向你学点名诗,学点浪漫,学点发思古之幽情了。”

  凤梦涵说:“看来市长你这是在批评我的资情调了,好,现在我就收敛起来。”

  季子强哈哈大笑说:“这都没听出来啊,我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