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0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0章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事实证明人们的审美风格可以跨越时代,风靡九十年代的经典款拖拉机,放到三十年代的现在,依旧是最耀眼的存在。

  006号红星拖拉机离开马头关,何刚双手稳稳操控身下满载货物的拖拉机,行驶于新延马公路未铺装路段,车身略微颠簸,不过处在承受范围之内,这趟运输任务目的地是榆林三岔湾,将矿粉送到钢铁厂,全程耗时大约二十个小时。

  很累,但他很享受。

  作为根据地为数不多的正式拖拉机手,何刚现如今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吸引无数战友和老百姓艳羡的目光,极其风光,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实在太过美妙。

  除了风光之外,最重要的是,他拉了整整七吨原料。

  七吨,这是一个放在几天前完全无法想象的数字。

  以前拉七吨东西,马车需要十四辆,牛车需要十辆,费时费力不说,有时候牛马还会生病,极其麻烦。

  然而,现在只要一台加油就能跑的拖拉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人歇车不能停。

  这就是畜力与动力机械之间的差距。

  顷刻间,胸中因为橡胶问题而产生的闷堵之况消散,一股豪情不由自主萌生,直冲脑海。

  今日的柳树沟兵工厂,远胜于红军任何时期的兵工部门。

  安全至上,拖拉机至上!

  根据地范围内,十数台红星拖拉机驰骋于公路之上,不知疲倦般运输着各个工厂和公路建设工程所需的原料物资,一条新生且充满活力的拖拉机运输线悄然诞生。

  何刚深知红星拖拉机的意义,更明白身下这台拖拉机的珍贵程度,整个根据地拥有正式编号的拖拉机还不到十五台,并且产量非常稀少。

  余华笑着回答道:“昨天的数据是八吨,今天暂时还不知道。”

  如此,方可在日后规模达到全国范围的工业化建设道路之上,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

  君不见,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尽管国家有了大规模苏援技术支持,但依旧在各种技术领域吃了不少苦头,甚至出现苏联专家撤走之后,各类尖端技术领域瞬间崩溃的情况。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没有人可以预料到所有事情,出了问题,我们迎难而上,直到解决为止。”余华闻言,轻轻摇头,一双犹如星辰般的眸子折射光芒,缓缓道出自己的态度,言语沉稳而有力:“您不必自责,这是我们前进和变强必须承受的代价,正如西方有句话所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两台红星拖拉机静静停放于此,经过加高栏板的货箱内部堆积各种武器弹药,机身编号016和017,旁边则停放一辆运输弹药箱的平板手推车,一个班的战士正在搬运弹药,有序装车。

  唯有经过汗水和付出得来的东西,才是属于自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