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地主老财们,哥要发表了_大唐首席女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攻破他老巢时,却没有找到多少存粮,难道,这些粮食会飞了不成?”

  说话讲证据,要捶人,就捶得对方无话可说。

  随着李冉将一个个数字写出来,哪怕对数学不大敏感的晋阳士大夫们的脸色也渐渐变了。

  似乎,各种算法都指向了一个疑问。

  粮食数目对不上……起码有数千石粮食不翼而飞了!

  “叛乱结束后,洛阳方面已组织各地富裕的粮食运往河东,但需要时间,远水救不了近渴,更何况咱们只算了晋阳,就有数千石的粮食对不上号,那么整个河东道有多少粮食对不上号呢?”

  李冉环视众人,把他们问得面红耳赤。

  尤其是桓彦范,一张脸涨得跟猪肝似的。

  “……尚书令大人,我等决计没有中饱私囊。”

  他极力辩解着,恨不得以死自证清白。

  “我知道,我相信你。”

  李冉重重点头,肯定的态度令众人心中一暖。

  多好的小伙子哈,看人的眼光就是这么准。

  然而下一秒钟众人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毕竟以你们的头脑,还想不到这么专业把粮食偷走的法子。”

  咋还骂人呢!

  该不该反驳一下?

  众人面面相觑,似乎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尚书令大人,还请不吝赐教,所谓专业,是何意?”

  桓彦范羞得无地自容,但他不愧是中唐四大名相之一,对于不懂的领域,虚心求教的态度没话说。

  “粮食,都在地主老财手里。”

  李冉晒然笑笑,直接给出答案。

  “他们前期向武三思投诚,将粮食交给了这位叛乱的梁王,这么做虽然助纣为虐,但也情有可原,毕竟武三思的屠刀就悬在脑门上,硬撑着绝对被当做典型以儆效尤,等不到官军脑袋就要被挂在旗杆上,当然,大部分地主老财都是被迫站队,但其中也不乏两头下注的投机客,这些人,得查,咱们不能让偷奸耍滑的人左右逢源。”

  任何时候墙头草都是打压的对象,审问人是监察御史出身的桓彦范拿手好戏,他当即一口答应下来。

  “然而武三思不可能将所有粮食都运到自己的堡垒中,他需要分散安置,换句话说,这些名义上属于他的粮食,其实并不在他手里。”

  关键点来了,李冉眉毛一扬道,“随着平叛推进,某些被收复的地方中,其实就有囤积粮食的仓库,但官军人少,心思又扑在战役上,只把稳定地方治安的工作交给了各个乡绅和里正,这些人几乎都是地主老财,你说,他们会不会放着交出去的粮食不要?”

  桓彦范顿时恍然,怒目道,“这些硕鼠!果然可恨。”

  “别急,他们的小手段还没完。”

  李冉继续补刀,“地主老财们收回了自家粮食后,知道这玩意精贵,就秘密囤积起来,不肯协助官府放到市面上稳定物价,粮食是基础物资,它一涨价,其余东西跟着涨,恶性循环。”

  “他们这是在草菅人命!”,桓彦范气得破口大骂。

  虽然他自己也有良田近百亩,名副其实的地主,但书香门第的吃相绝不会这么难看。

  “对于他们而言,百姓越过不下去,便越会卖身给他们当佃农。”

  有了在长安和洛阳的经验,地主老财的想干什么,李冉一清二楚。

  简单来说,发国难财!

  百姓的死活在他们眼里肯定比不上肥硕自己的腰包……天塌下来了,大不了换个皇帝做,又不影响他们在乡里传宗接代。

  李冉嘴角微微上扬。

  那份五年计划书中提到的改变士农工商阶层人数比例,绝对正确。

  他已在长安和洛阳砍了地主老财们两刀,虽然效果显著,但还没到伤经动骨的程度。

  而这被打成了烂摊子的河东道,正好是第三刀下手的好地方……不捅个刀刀见血,他名字倒着写!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