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来对簿公堂啊,谁耸谁孙子_大唐首席女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交代什么东西,他们不识字,只能在纸上画押,我想,大概便是这些状纸……上面有指纹,裴大人不妨验证一二。”

  微微颔首,一行民工被叫了出来,王弘义如同见了鬼似的嗔目结舌。

  这些民工,正是状告李冉的那一批,他如何不认得!

  “裴大人,请为草民做主,我们在庐陵王手下做工做得好好的,这位王大人突然将我们叫去衙门,我们山野草民,如何敢不听官府的召唤,稀里糊涂按了手印,事后思来想去,总觉得事情不对,便禀告了庐陵王,我等皆被强迫,今日的证词,才是本意。”

  过了过了,收敛点表演好吧,哥要的是唯唯诺诺的民工,不是群情激奋的狗腿子。

  好在,裴东来并未在意细节,他看向了王弘义,“王县令,这些民工,是否便是状告庐陵王之人?”

  “……是。”

  王弘义挥汗如雨,差点双膝软倒在地,众目睽睽之下,他怎敢矢口否认?

  “裴大人,我们从洛阳赶来,一路上接近月余,若此期间庐陵王发现了民工状告端倪,以各种手段胁迫他们改口,淫威之下,单凭今日几句证词便要推翻诉状,此乃不公之道,我认为,应该将这些民工提到洛阳,脱离庐陵王的掌控,再听证词不迟!”

  来俊臣再次搅局,显然,这只老狐狸比王弘义要敏锐多了,竟然仓促间便找到了还算合理的借口。

  缓兵之计?老土!

  “裴大人,此去洛阳路途遥远,来大人认为庐陵王可以在此期间胁迫民工改口,那又如何保证,回洛阳的路上,他御史台不会教民工做为证?”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李冉先开一枪,又话锋一转道,“更何况,御史台列举了三十七条罪状,其中一些是物证,不需要听人言论,更没有偏颇,裴大人何不再看看这些物证是否有理?”

  想走,门都没有!

  “好吧,这三十七条罪状,我们一一验证。”

  裴东来沉吟片刻,点头,继续让双方对线。

  他翻了翻诉状,“这一条,与民争利……庐陵王修路,强占了农家田地,去修路的地方看看吧。”

  “请。”,李冉晒然笑笑,当即同意。

  来俊臣见他有恃无恐的样子,心先怯了一半,狠狠瞪了王弘义一眼,只能跟上。

  庐陵外的半山坡,一座二十米高的武则天雕像傲然耸立,官道上过往路人皆停下叩拜后再上路。

  “裴大人,自这雕像立起后,膜拜之人络绎不绝,可见圣上皇恩浩荡,百姓心悦诚服,这雕像,立的正是时候。”

  往自己脸上贴金多舒服……虽然这些路人,都是他找的托儿,换上衣服走两圈带节奏的。

  “为了方便路人观摩武皇的神采,庐陵王便以官道为依托,四面八达扩宽了道路,顺便修理了以前一些险路绝路,让百姓出行更加便利,为此,还专门立了一块碑文,你看,就在前面。”

  论道具,他可比王弘义准备得多太多了。

  不远处一块花岗岩石赫然入目,以蝇头小楷记载了数百字,是修路的记事文,开篇便是歌功颂德,把武则天夸成了一朵花。

  “……武皇圣人威加海内,百姓恨不能瞻仰其貌,其福其德,当以修路铺桥而佐之,庐陵王生为其子,感母大恩,散尽家财无以为报,百姓亦踊跃捐款,路桥乃成,故以此石铭刻之。”

  这块石头上的优雅文字,李冉可写不出来,全是老丈人李显捉刀所做。

  算算时间,这位主角也该到场了……这不,山道那边,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