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没人能够知道我的痛苦_大宋的智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峥向你叩头认错。”

  “你……”

  “算了吧!”云峥有些落寞的道:“我今日算是把你们得罪的死死的了,估计你们现在心里已经开始想着怎么报复我,随你们的便,我以后注定是要在孤岛上终老一生的。你们不妨忍忍,等我大宋金瓯无缺之后再来找我算账,那个时候我应该已经很倒霉了。”

  陈琳尖声道:“云峥你到底要干什么?从昨晚到现在你的行为乖戾无常。没有一处是对劲的,有种的就把事情当面说出来。

  侯将军,林将军,以及这里的其它将军,论打仗不如你,但是论到忠贞。老夫对他们更加的有信心一点。

  在老夫看来,用他们来守卫东京。远比用你来守卫东京更加的让人放心。”

  云峥笑了,今天的小朝会终于有点意思了。终于有人开始说实话了,陈琳现在说的就是大实话。

  守卫东京的将领看的不是你的军事才华如何的出众,而是看你忠心是不是足够。

  自从有了前唐的藩镇之乱后,大宋就开始遵从一个重要的军事原则,那就是强干弱枝。

  军队布置上的强干弱枝,一直被朝廷奉作祖宗之法。包拯对此颇为赞赏,以为:“京师者,天下之本也;强本者,畿兵耳。本固且强,繇中制外,则天下何患焉。”

  将此举推至固本天下的高度。但是,由于对京师人防力量的过分看重,致使京师禁军数量逐年增加,冗兵之弊日益严重。

  五代时期,中央禁军力量趋于强大,成为左右王朝兴亡和易主的工具。由禁军将帅登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深知禁军威力,因此他在“宿重兵于京师”的同时,将京师内外之禁军维持大体平衡。

  所谓:京城之内,有亲卫诸兵,而京城之外,诸营列峙相望,此京师内外相制之兵也。

  赵祯对于狄青是非常信任的,即便是狄青,在皇帝病重之后也仅仅控制了东京驻军中的三成,其余的七成依旧掌握在京城勋贵们的手中。

  等到赵祯的病情稳定下来之后,皇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安置了狄青的使命,他重新开始节制京东十五路的兵马,也就是重新成为了大宋的边将。

  云峥不喜欢东京,虽然这座城市代表着这个时代人类力量的极致,云峥依旧不喜欢它。

  靖康耻几乎是大汉族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也因为有了靖康耻,东京这座城市在很长时间它都是耻辱的代名词。

  对于靖康之难,许多人都知道它是宋王朝的奇耻大辱,并且大多都以为这个“耻”是指徽、钦二帝同时被金人掳去,被封为屈辱的昏德公、昏德侯。背上受辱的封号还没什么,最应该让宋朝人感到耻辱的,是他们的天之骄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