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六章 疯了疯了(月票加更)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我像酱油么?那帮孙子连缸都抢走了。”

  于是奔下一家,也没有。

  一路前行,都特么到王府井了,张桂琴很得意,结果往商店一走,嚯,又吓回来了。

  副食品商店连门都关了,只留着一条缝,队伍排到了马路上。前面的人往里塞钱,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递货。

  后面的各种拥挤,推搡,谩骂。

  大商场还好,流水般进进出出。一个小伙子顶着只沙发出来,跟抢到战利品似的得意洋洋。

  另有个老头蹬着三轮车,车上堆得老高的白面,全家老小护在左右,仿若押镖。

  两个老太太为争抢一团毛线,当街撕打。

  还有的提了百公斤食盐,几百盒火柴,十几箱洗衣粉……从草纸到电池,从服装到鞋帽,从彩电到冰箱,老百姓恨不得把所有的纸币都换成物品,不管自己需不需要。

  “滴滴!”

  “轰!”

  一辆公家车也开了过来,跳下几个人加入队列。旁边正好有电视台的在拍,双方又开始互骂。

  “疯了,疯了!”

  比当年买布壮观多了,张桂琴一时看呆。

  所谓的价格闯关,物价飞涨,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经济过热;商品供应不足,但消费需求在上升。

  这俩矛盾没抓住,直接搞市场化,后果可想而知,甚至影响到了房改政策。

  因为在短时间内,全国百姓提了近300亿储蓄,国家又急于出售公房回笼资金,使得前不久下发的“禁制低价出售”成了一纸空文。

  提租补贴的模式也因此夭折。

  对于失控的局面,国家曾紧急召开会议,向群众解释。

  说物价闯关不是马上完成,分5年或更长一点;下半年不再出台调价,加强物价管理,开办保值储蓄,控制货币发行等等。

  这些措施一一落实之后,抢购风潮才慢慢平息。此后几年更是经济收缩,就是为今年买单。

  而此刻,见到种种不知是人间喜剧还是荒诞剧的场景,许非忽然动力十足,“去别地方看看,先把钱取了。”

  二人离开王府井,到处乱转,好容易取了钱,又好容易摸到一家没太受摧残的商店。

  “牙刷,牙膏,毛巾,肥皂,洗衣粉……”

  “火柴,蜡烛,针线,手纸……”

  “酱油,醋,盐,大酱,豆油……”

  许非直接搬空了,堆在门口跟小山一样,全是日用品。

  张桂琴反倒傻了,“儿子,你没事吧?”

  “没事,我拍戏用。来算算多少钱,开发票。”

  “呃,您给一千块钱得了。”老板也懒得算。

  于是乎,俩人空手而去,满载而归。

  ……

  当天晚上,他给梁左等人打了个电话,次日一早,骑着三轮直奔大菊胡同,小伙伴们都惊了。

  “许老师,你疯了?”

  “疯什么疯,拍戏用的。”

  “就这,这些东西……”

  “怎么样?”

  许非都不用弯腰,拎起一代洗衣粉,“这才叫好题材啊!咱们写个本子,往戏里一放,货真价实,有没有震撼力?”

  “那,那拍完了呢?”

  “拍完给你们发福利,就当年终奖了。”

  得!

  梁左倒有点明白这意思,绕着小山转了几圈,露出一丝莫名的笑容。

  而许非见几位笔杆子都到了,一挥手:“开会!”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