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8章 【某人某籍】_大世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源于‘女师大风潮’,之后彻底引燃两个人怒火的是‘三一八惨案’,周树人教授还为此特意写了一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从此掀起了民国第二次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而这些都是后话。

  按理说,民国十三年的燕京,虽然周树人和陈西滢两个人都互相看不顺眼,可并没有太多的冲突。

  引燃两个人导火索的诱因还没有彻底出现。

  可是,他们这对天生的‘冤家’还是碰头了,并开始针对对方的人品、道德开始攻击。其实引导他们意见不同的原因很简单,周树人教授是青年人的领袖,在学生中威望无人能及。从南北证据的对比,zj近些年的发展成就,工业化,教育普及化等引起的对比,让年轻的学生们看到了希望。

  民国的学生生在一个躁动的社会里,渴望变革,渴望通过变革让民族强盛。可残酷的现实让他们仅仅崩溃和绝望。从立场上看,周先生之站在学生这一边的,性格激进,对现实当局非常不满。而陈西滢却站在对立面,这和他多次调侃学生运动不无关系。

  而zj的施政方略,让民国的年轻人们看到了希望,国家强盛的希望。

  一个地方政权可以通过财政的扶持,银行的支持,逐渐建立起来一套虽然脆弱,但茁壮成长的大工业时代。没有理由中央政府却一心一意在内战中自甘堕落。所以,燕京的学生在学校里坐不住了,每当内心焦躁不安的时候,他们会有一个发泄的渠道游行请愿。

  本来是被胡适拉进来,给王学谦当托就不太满意的陈西滢不乐意了,加上章士钊也不同意学生运动。

  两人就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文章,内容不长,但是语气颇为强烈,大概就是呵斥学生请愿是乱政之举,政府不管是打是骂都是应该的。反正好陈西滢的性格根本就看不起学生请愿这种事,他甚至非常反感支持学生运动的学校老师和教授。

  而周树人教授是民国青年的旗帜,学生要请愿,他断然不会说出一句不好的话,反而会在舆论上给予支持。

  本来也不过是一次小冲突,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互相指责对方而已。

  可这里不得不说另外一个人,章士钊。这位在官场是八面玲珑,善于专营。本身也有才华,可对于当官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执着。他好不容易进入了教育部担任高层,怎么可能容忍学生闹事,坏他的前程?

  于是偷偷找到周树人教授,许诺:“你要是能够安抚住青年学生,让他当女师大的校长。”

  可周教授是谁啊!他也是有靠山的好不好,原先的教育总长,如今额教育界顶级名流蔡元培是他师兄,而且老师是章太炎。性格本来就过于刚硬的周教授压根就没有给章士钊一点缓和的余地,当场拒绝不说。接下来还写文章控诉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