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83章 【赊账】_大世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出现了裂痕,或者说可以让吴佩孚有机会的可乘之机。

  相比郭松龄的孤注一掷,居庸关直系指挥部内,吴佩孚听取前线的报告。

  双眼微微闭着,没有任何要打断的意思。联络参谋硬着头皮提醒吴佩孚:“大帅,结束了。”

  “哦!”吴佩孚睁开眼皮,看了一眼部下,随后问:“为什么没有南苑的消息?”

  直系建立空军的想法很早,其实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空军的国家之一。早在袁世凯时期,就建设了南苑机场,飞机修理厂等配套机构,并训练飞行员。

  可因为缺乏资金,直系的空军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奉军的空军,说是太子监军也不为过,张学良就是奉军空军总司令,奉军的飞机都是通过日本为渠道过来的,本来就比直系的飞机要先进至少一个时代。这是欧战之前的技术和欧战之后的技术的碰撞。

  失败在所难免,灰头土脸也不过是家常便饭。

  可是当飞机显示出长距离的轰炸作战的思路的时候,吴佩孚也坐不住了。如果能够将京奉铁路在他需要的地方炸断。奉军在前线的近二十万大军还有退路吗?

  按照他和曹锟谈好的价码,直系的空军要在反攻之前全部部署完成。

  到时候,天上也不是奉军能够逞强的了。

  说起来,奉军的飞机数量是多,飞机也比直系的先进一些。可是从战场表现来看,南苑从金华飞机制造厂购买的飞机在空战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而直系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空军的梯队建设上,奉军是从无到有,空军不过是一个概念,航校的培养还处于人才招募阶段。

  有数的飞行员,能够给战场带来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

  可直系不一样,南苑机场从民国二年就建立,袁世凯时期就着手建设航校、修理、组装、甚至生产整套的工艺。虽然当时的飞机并非为陆军专门制造的,主要是为了海军的方便。飞机用在军事上,一直作为大型水面舰艇的侦查工具,甚至是担负主炮的校准等作用。是作为一种辅助兵种建立的。

  可南苑不一样,这座机场和制造工厂的联合体,完全是当成航空工业的基地来建设的。

  连带着培养飞行员和修理技师。唯一的缺陷就是规模太小,无法承担一个国家的航空崛起的重任。可就算是这样,十多年的发展,也为南苑培养出了近200的飞行员,和大批的地勤人员。唯一的短板就是,缺乏足够数量的先进飞机。

  对于人来说,缺啥补啥。

  对于军队来说,人才有了,就缺装备,还是个事吗?

  军队最麻烦并非是装备,而是有了装备没有会用的人,这才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就像是后世的阿三,买了老毛子最先进的潜艇,然后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技术人员花了几个月熟悉装备,愣是没把潜艇潜下去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