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7章 【幸福的烦恼】_大世争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修桥铺路,老约翰的善事太高端了。以至于唬住了王家的几位太爷。

  修建医院,而且还是在别的国家修建,让穷人也能够看得起病。

  虽然这个愿望是好的,事实上,老约翰修建的协和医院,在燕京开业之后,穷人是根本看不起病的。虽然医院基本不收取医疗费,但是国际一流的医院,光药费。护理的费用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可即便如此,老约翰在众人的形象中。顿时高大起来。

  王家祖训有一条是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其实这样的认知是儒家提倡的修身养性的为人处世的办法。至于老约翰的做法,已经超越了儒家的范畴,如果要让王学谦评论老约翰的创举的话,仅仅是修建医院这一项,就已经是国际主义的博爱了。

  有人说,美孚石油在民国一年的销售额,就要数百万美元。

  花上百万美元,修建一所医院算的了什么?

  可不要忘了,来民国挣钱的洋行不仅仅只有美孚和花旗,还有怡和、太古等老牌洋行。为什么英国人不拿出一点他们从民国挣到的利润,博一个好名声,但老约翰就去做了呢?像是英国人,不仅在民国倾销货物,把民国的财富大量的揣进了自己的口袋,甚至在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时候,还一心想要从政府手中盘剥国家资产。

  这也是为什么在民国时期,反应情绪会那么强烈了。

  加上在巴黎和会上,英国人还摆了一刀民国,摆明了是拿钱不办事的主,不恨英国人,都不是一个爱国的民国人。

  从这一点来说,老约翰的人品确实要比不少为富不仁的家伙高尚的多。

  加上八十多岁的高龄,看上去却像是六十多岁的样子。长者,历来是国人观念中最为尊重的一个群体,身体硬朗,加上身家显赫,乐善好施,很快老约翰在王家就如鱼得水起来。

  老人年纪大了,往往会精力不济。

  可老约翰不是,他是对什么事情都好奇,加上身边有助手,有秘书,跑腿的人也不缺。才两天时间,就隐隐有种主家亲戚的感觉。

  婚礼被订在三天之后,陈家人已经住到了余姚城内。

  毕竟还没有举行仪式,新娘子是不能来王家的。

  可娘家人不来,但是王家的亲戚、朋友、加上宁绍商团的成员,银行团的几位经理,还有江浙政坛的不少领军人物,王家的门生故吏……

  从一周之前,络绎不绝的祝贺人群就从各地赶来,宁波绍兴的算是近的,稍微远一点的是湖州、杭州等地赶来的,当年王鸿荣在缫丝行业中,也是领军人物,杭州湖州的商会中,也有不少之交好友。而如今,盐税从英国人的手里拿回之后,对于江浙商团来说,又多了一个选择,食盐生意。

  食盐,在华夏历来是最重要的贸易,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盐商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