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章 罗网追杀令_考研在秦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人生在世”,就是:人,在世界中,是一个感悟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境界。

  东方的哲学思想,长期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导,认为:人是寓于世界万物之中的、融于世界万物之中的一个聚焦点,而世界也因为这个聚焦点才成为有意义的世界。

  说的通俗点,就是有了人与万物相通相融,没有人,世界就没有意义。

  这种哲学思想起源于儒家的孟子,不过道家的老子、庄子也主张“天人合一”。

  可能是由于人们觉得这个思想听起来更像道家吧,反正后来更多地提起“天人合一”就想起道家,孟子哭晕在厕所→_→

  孟子看来,人是有道德意义的,所以“天”也是有道德意义的,想要达到天人境界就要“求仁”,这是一种践行自身学说的修行;

  道家认为,“道”是没有道德意义的,想要达到天人境界就要“忘我”,通过一种意识上的感悟提升境界。

  儒家与道家,通过不同的修行方法突破天人境界,这方法没有高下之分,最终也勉强是算是殊途同归。

  无名的境界里,人是生命,世界万物也是生命,人与世界并没有差别。而生命的核心在于心灵,万物凡有心灵都是生命。他境界里的“一”就是心灵。

  这种思想有点像道家,但更多也是他自身的感悟。

  这些哲学知识,甚至西方的哲学知识,陆言的脑子里都有,可是想真正理解、达到这样的境界,还要看他以后自身的经历与感悟。

  ……

  啪——

  “无名,他居然是,天人极限!”

  将身子裹在暗红色长袍中的男人,恨恨地把情报摔得粉碎。

  这个世界又不是网游,大家头上没有等级,无名也没有把“天人极限”四个字写在自己脸上。

  秦国早已灭亡了东周,洛邑的罗网已经不需要什么人手,这位先前洛邑的罗网负责人,终于腾出手来,奔向魏国,想要除掉无名,拿回含光剑。

  苦心孤诣地用无数功劳才得到六把名剑的使用权,组建了一只天字一等的杀手团——六剑奴,居然被无名一人灭了干净!

  他又是愤怒,又是恐惧。恐惧无名的实力,也恐惧这次失败带来的后果。已经做到罗网一方负责人,他当然知道罗网除了天字一等,还有更强大的力量。可是他没有资格驱使这股力量,甚至还可能危及自身。

  “无名身边原来有两个孩子,现在只有一个!对!找到那个孩子,无名,我一定会杀了你!”

  伴着他狰狞的怒容,无数的杀手开始踏上寻找、追杀陆言的道路。

  那六把名剑,就是他招揽人手的最好筹码。这个江湖上,贪婪的剑客杀手,多得是!无名不在乎名剑,可有更多的人趋之若鹜。

  “大梁城,掩日就在那里。看来,老朋友又要见面了。哼哼哼~”

  ……

  “呸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