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5章 美国宣战_罗马尼亚雄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也在1900年超过了英国四分之一。

  美国的人口在1783年只有三百万人,1860年为3200万人,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人口迅速增加,主要是大量的东南欧移民开始涌入美国。从1870年的3900万人增加到1890年的6300万人。

  从1898年起美国军队发展也异常迅速,到1900年增到十万人,其中一万人驻古巴,六万人在菲律宾作战。1884年美国海军也跃居世界第12。

  1914年美国人口9800万,13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是英国10亿美元的13倍多,人均收入377美元也远高于英国的244美元。包括俄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国民收入总和与美国旗鼓相当。美国海军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德两国。此时,旧世界即使最无知的人也能感受到美国肌肉的力量并努力适应,当然这也包括美国自己。

  如果说仅仅因为肌肉发达就判定美国必然会放弃孤立主义,并不客观。一项重大外交国策的转变必然包含着核心利益受到挑战。细究美国的孤立主义并不仅仅是保持中立。

  它是“特指美国与欧洲的关系,不适用于世界的其他地区,同时特指政治、军事,而不包括经济与文化。”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美国只是不卷入欧洲的军政纷争,欧洲以外的其他地方则不见得要中立,特别是美洲。

  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第七次对国会演说的国情咨文中表明了孤立主义的红线:“我们对欧洲国家将其制度扩张到西半球任何地区的所有企图,都视之为对我们的和平与安全的危害。我们不曾也不会干涉任何欧洲国家的现存殖民地或属地,但是对那些已经宣布独立的国家,任何欧洲国家为了压迫它们而进行的任何干涉,我们都将视之为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

  也就是说列强在欧洲搞事美国不管,在美洲搞事就属于美国的核心利益了。第二层意思是,孤立主义只是军事、政治的不介入,但在经济、文化上却要求必须机会均等。即使在你们的殖民地也要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在公海则要求海上航行自由,这个原则透着一股后进强国的蛮劲,与门罗主义有着相同的底气,都是在说美国的孤立主义是有条件、有底线的。总之,孤立主义是为经济服务的,利益才是王道。

  一战爆发后,交战双方海量的、高价的军需订单塞满了美国商人的口袋。1914年8月,法国把大批黄金运到美国摩根公司的保险柜里,换来1亿美元的贷款。1915年10月,摩根又贷给英法两国5亿美元,这些钱只能买美国货。供应俄国的贷款和军需也有亿多。一战中,美国对德国等同盟国的贸易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