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8章 大凌河决战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88章大凌河决战

  易浩然观察了这几天,发现王瑾部和他的预判完全不同。

  根据易浩然的观察,王瑾汇报的兵数虚头很少,甚至还有少报瞒报的,似乎是在故意隐藏兵力。而且他对于银子并不太在意,向军需索要的主要是食品和被服。

  这种做派可不像是要吃空饷的,易浩然决定再进一步观察。

  因为大战在即,孙承宗这几天给各部队敞开了供应粮食。既然饭能吃饱,王瑾就下令部队每天都得出操,这在其他部队是闻所未闻的。难民们吃了几天好饭,身体也恢复些了,王瑾也安排他们做点简单的队列训练。

  每天晚上营中都有人说书,王瑾现在毕竟是冒充千总,不能再自己说书了,目前军中说书的是他在武清捡到的一个说书先生,也是因己巳之变而产生的众多难民之一。这位先生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基本上就是对着嘉靖本的《三国演义》照本宣科。不过毕竟是军中唯一的娱乐活动,士兵们还是爱听。

  谢澍每天都会教一些士兵识字,这让易浩然尤其震惊。在明军中,即便是中高级军官也有不少是文盲,从来没人认为士兵需要识字。

  最让易浩然不解的还是王瑾部的伙食。他曾经在吃饭时突然拜访王瑾,发现王瑾、高杰、辛思忠、谢澍这些军官和普通士兵一样吃的是一碗饭、一碗炖菜,夜不收和伤病员待遇好一些,一天吃三顿饭。招待易浩然的饭菜是单独做的,一日两餐,但是有三菜一汤。

  易浩然还发现有的士兵多拿了一些食物。黄色俊解释说,这是因为粮台上给每个士兵都发了一些银子作为嫖资,但并不是每个士兵都会去嫖,那些没去的人就把银子交回粮台换成食物。每当有士兵表现出色,王瑾也都以酒肉犒赏,不发银钱。

  这支军队竟然不发军饷?别的将领就算克扣军饷,也总不会一点都不发。尤其是现在马上要打仗了,各营全都补发军饷,王瑾居然不许士兵手中留一钱银子。可这支军队的精神状态却一点都没有长期欠饷的迹象,他们的伙食明显好于其他部队,连马吃的都是新到的上好黑豆。他们的服装和鞋子十分整齐,铠甲和车辆虽然没有条件换新的,也都请铁匠和木匠把破损的地方修好了。很显然,士兵的军饷都被挪用来做这些事了。

  易浩然早年效力于辽东经略袁应泰,从军十余年,所见军队无论明军还是金军,士兵们从军服役都是为了一个“钱”字。钱给足了,明军士兵们敢顶着枪林弹雨冲锋;给得不够,他们就敢公然抗命;要是压根不给,他们连巡抚都敢打。王瑾是如何做到不发军饷也能让军队士气高昂的,易浩然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不发军饷并不是什么先进的制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