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神医华佗_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样的话,他们拥有再多的钱,那也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甚至还可能落得一个资敌的罪名。

  在曾?的强烈要求下,无极商会全力运转,数十万得到无极商会恩惠的难民倾力劳作,在短短的一年半内,一座超时代的大城矗立在了冀中平原的西边,滹沱河中游的边上。而城市的名字,也因无极商会得名,叫做“无极城”。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城市,里面有着齐全的农工商作业区,这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现在,这里面只住了三十万人,在这样的人口下,这座城市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即使城市被围再久,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后来,张宝就是考虑到这座城市是他所不能攻打下来的才没有进犯这里。

  当然,这都是后话。

  曾?交代了这后期要做的事情后,就带着几个义弟以及一众文武人才北上去卢奴上任了。

  就在曾?准备出发的前一刻,一件事情又让曾?停下了他的行动,因为一个人来了,他的名字叫华佗。

  华佗字元化,又名?,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

  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十余里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华庄(今谯城区华佗镇)。至华佗时家族己衰微,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从其名、字来看,名“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逐渐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西汉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所有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华佗还精于医药的研究。《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