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青囊经_青囊尸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认得,信上写道:

  建安十三年秋白,丞相斩旉于许昌,旉于牢中托付《青囊经》一部及阴阳尺一把,谓“得此经者可活人”。吾乃吴徽州府婺源南山人士,今嘱后人此经随葬于耳,此经他日若得见天日,得经之人当悬壶以济世,切不可道其之来历,然父母子女亦不可言之,切记,不负旉之托也。魏黄初七年暮冬。

  寒生越看越惊,冷汗自两颊流下。

  他从小就听父亲说过,《青囊经》相传是三国时神医华佗所著,当时他被曹操囚于魏都许昌死牢内,自知命不久矣,便将毕生医术写成一本《青囊经》,交与狱卒冀望传于后世。狱卒偷偷带回家中,不料他的婆娘怕受牵连,便将其付之一炬,可惜一代神医毕生医术就此失传,那华佗单名一个“旉”字。

  难道说,久已失传的华佗《青囊经》还在人世?

  油灯下,寒生颤抖着手慢慢解开包袱皮……

  布包一层层打开了,呈现在寒生眼前的是一叠颜色发黄的纸片,匣底斜躺着一把青色的尺子。纸张质地厚且粗糙,正反两面写满了蝇头小字,最上面的纸片开首处潦草的写着“青囊经”。

  这就是《青囊经》么?记得念书时,课本中说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年间,是一种黄麻纸,而面前《青囊经》所用纸张却非黄麻所制,可能是蔡伦改良后的树皮纤维纸。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百姓流离失所,纸张在民间可是稀缺之物。华佗囚于狱中,只能东凑西凑到几张纸片,为节省以蝇头小字写就此经,更没有可能线装成册,看来这数十几张粗糙寒酸的纸片,必是华佗当年的手迹无疑。

  寒生接着往下看,经中接下来所述,使得寒生确信这就是失传1700多年的《青囊经》。

  上面记述着:麻沸散主用曼陀罗花,亦称风匣儿、山茄子,气味辛、温、毒,秋季采曼陀罗花,阴干。药用一升,另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热酒调服三钱,乃令既醉无所觉,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前洗,除去疾秽……。

  寒生阅到此处,不觉血往上涌,热泪盈眶,“麻沸散”,这可是千百年来国医圣手、江湖郎中梦寐以求的方子啊。他知道,曼陀罗花即洋金花,国内野生分布甚广,这普通草药原来竟有如此妙用。

  寒生如痴如醉的阅读下去,不知不觉鸡鸣三遍,天已经大亮了。

  这时,大黄狗苯苯兀自轻吠了起来,有人站在院门口,扯开嗓门叫道:“朱医生,小队通知,今天各家开始迁坟啦。”

  寒生紧忙把《青囊经》放入匣子,塞入被褥下面,然后揉了揉眼睛走出门去。

  来人三十来岁,中等身材,虎背熊腰,寒生认得的,这是南山村的小队长朱彪。

  “老爹给人接生去了,等他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