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七一、鸳鸯绣了从教看_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北斗,放在国际上来看,也只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而已。目前,学校已经有了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孙元起),还有两人有望在未来十年间获奖(特斯拉、爱因斯坦),但孙元起觉得还是不够,必须在短内引进更多的世界顶尖人才,才能形成科研力量的集聚效应。选来选去,孙元起就相中了卢瑟福。

  孙元起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加大伯克利分校的马丁教授,关键是马丁和卢瑟福比起来劣势太明显:

  马丁教授已经年近花甲,虽然名望十足,可创造力却在下降;而卢瑟福才三十多岁,正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黄金年龄。

  马丁教授在美国人,已经在美洲生活了五十多年,让他突然去中国,恐怕大有不便之处;而卢瑟福则是在新西兰出生,在英国求学,又在加拿大工作,如今再换个环境到中国,适应起来应该很快。

  更重要的一点是,卢瑟福不仅是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在培养人才方面更是无人能及。历史上,在卢瑟福的悉心培养下,他的学生和助手至少有9人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1921年,卢瑟福的助手索迪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年,卢瑟福的学生阿斯顿获诺贝尔化学奖,学生玻尔获诺贝尔物理奖;

  1927年,卢瑟福的助手威尔逊获诺贝尔物理奖;

  1935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获诺贝尔物理奖;

  1948年,卢瑟福的助手布莱克特获诺贝尔物理奖;

  1951年,卢瑟福的学生科克拉夫特和瓦耳顿,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78年,卢瑟福的学生卡皮察获诺贝尔物理奖……

  既能进实验室搞研究,又能进教室培养学生,这种人不正是眼下经世大学所迫切需要的么?如今听闻卢瑟福有应允的意思,孙元起赶紧趁热打铁,催促他回麦吉尔大学办理离职手续,唯恐日久生变。

  卢瑟福见孙元起如此迫切,有些惊愕我这次来美国,除了想和你见面之外,还想大家一块儿去加州,和马丁教授商谈后续的研究工作呢”

  “和马丁教授见面倒不急,”孙元起谆谆善诱,“马丁教授之前答应过我,说他有空会去经世大学访学。加大伯克利分校不是有学术休假制度么?这次我见了他,就请他到中国呆上一年。而且马丁教授也快退休了,我们将来还可以聘请他到经世大学任教。总之,以后见面机会多多,不急于现在一时”

  就这样,卢瑟福和孙元起见面没多久,就被劝回加拿大收拾行李去了。

  俗话说得好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共产祖师爷马大胡子也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话。所以,孙元起此次周游列国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圈钱。

  送走卢瑟福之后,孙元起便按照考斯特太太给的地址,前往杰米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