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七五、雄鸡一唱天下白(完)_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三足鼎立的现象,但在民国的前十五年,却真实出现了北洋军阀和南方革命党相互对峙的局面。为了打倒对方。各自都向背后的列强伸出了双手,签下一系列借款条约,其中最臭名昭彰的自然数袁世凯与日本签署的《二十一条》。此外,袁世凯的事迹还有四国银行团借款、善后借款等。

  当然,孙中山也未能免俗。为了争取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他曾一口允诺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会承认之前清政府与任何其他国家缔结的所有条约,支付之前由清政府引入的任何外国贷款或由其招致的任何国家赔款,尊重之前由清政府批准生效的所有外国在华租界!在南京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他还曾向华俄道胜银行借款100万英镑,以上海至枫泾间铁路向日本大仓洋行借款300万日元。以广东铁路抵押借款等。要不是英国和袁世凯强烈反对,孙中山甚至想把满洲以2000万日元的价格租让给日本!!

  或许有人会问:同样是借款,为什么袁世凯身败名裂,孙中山却能独善其身呢?

  原因很简单,袁世凯是失败者,是复辟帝制的反革命分子;而孙中山则是胜利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如斯大林所言: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孙中山无钱可借,袁世凯则是信誉良好的银行客户!

  孙中山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处于无权无势的状态,尽管他时时刻刻想借钱,可没有谁愿意在他身上投资。废话!资本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谁愿意做赔本买卖?袁世凯就不同了,二十三岁就以“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除了少数几年被迫在河南彰德休养之外,大半辈子都是手握重权。手中有权,自然就有利益可以出卖,自然资本家也就愿意出钱。

  最后,孙元起总结道:“现今之计,就是尽快改变南北对峙局面,组建统一的全国政府,行使国家权力,避免外国列强干涉,防止国内宵小乘机浑水摸鱼。所以为国家计,为民族计,我们不仅不能让袁慰亭死掉,而且也不能自立政府与他对抗,还得帮他登上大总统宝座!”

  在民国成立前后,国内上下一片混乱,给了很多人以可乘之机。

  比如1912年前后,东北官员利欲熏心,竟然以白银500万两的价格,将奉天行宫中的珍宝私售给德国。

  再比如1912年初,京奉铁路山海关141号铁路桥被炸,致使火车出轨,死伤150多人。日本元老山县有朋致函前内阁总理桂太郎,请求力促内阁以此事为借口,立即增兵满洲。(这完全就是20年后九一八事件的模板,足见小日本的鬼蜮伎俩!)

  杨度长叹一声:“如果国人皆能如百熙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