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圣公关系甚大_重生明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兵第一营的第三队,由指挥佥事宋镛直接负责。

  青竹幽幽,小径布满青苔,穿林打叶的雨声清晰悦耳,远处山色空濛淡雅。

  一想到当今天子和内廷首相以及自己这个勉强算得上是一朝重臣的文官,此时居然会身处在这一片湖光山色中,指点江山,激扬天下,李明睿不禁有所感有所发,犯起了文人惯有的文青病。

  尤其想到,就在刚才,当今陛下表现出的有的放矢,李明睿不得不感叹当今的这位大明天子并非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不但可以铁血锄权臣,也可以怀柔示恩于重臣,甚至也能主动配合底下臣僚。

  “李阁老何故偷笑?”

  吴进现在是东厂大档头,在皇帝面前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因而他也能在李明睿面前说上我。

  “倒没什么,只是觉得当今陛下不愧为中兴之君,天下黎民有福啊。”

  李明睿喟叹了一句,就又朝吴进拱手道:“让吴档头见笑了。”

  吴进笑而不语,他是东厂的人,不能与内阁文官走得太近,所以也不能多说什么。

  也正因为此,即便这几个朝廷中枢的人物几乎天天都在一起,但却跟个陌生人一般,冷漠的很。

  朱由校此时倒没有闲情同李明睿一样胡思乱想,他的思绪依旧停留在这件自己亲眼所见的案子上,这是他来大明以后遇见的第一个大案,也很关心这件案子的真凶是谁。

  见王承恩在自己身边,朱由校便不由得问道:“王承恩,你说说,这件案子会是何人所为?”

  王承恩没想到陛下会突然问起这个,一个常年在内廷里当差的他,此时也是第一次离开京城,根本就没有在地方上的经验,自然也不知道,不过他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揣摩圣意,只是内臣的优势。

  因而,只听王承恩道:“这个臣就很难知道了,不过依照臣看来,这案子定然不简单,只怕跟衍圣公逃脱不了干系。”

  “死太监,朕也知道跟衍圣公逃脱不了干系”,朱由校笑骂了一句,见前方雨渐渐大了些,就索性停在了林子里,而王承恩也没有因为朱由校骂他是死太监敢生气,忙建议还是坐龙辇回去。

  不过,朱由校也没搭理他,而是问着一旁的李明睿:“李明睿,你且说说,这件案子如若跟孔衍圣公有关,该如何处之。”

  李明睿明白朱由校是要借此对孔家采取行动,毕竟孔家对于官绅一体纳粮,他虽然作为儒门子弟,虽然也崇尚儒学,但同样也不愿意看见这些圣人后裔兼并土地,破坏大明统治根基。

  李明睿再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今朱由校问起,便坦然回道:“回陛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是孔门有罪,但也不能宽宥,但微臣想说的是,现今天下依旧是儒林为最,陛下可除孔家,但不可除孔子,圣人后裔无数,当有德者居之,血脉纯粹者居之。”

  李明睿的话倒也点醒了朱由校,朱由校最担心的就是对孔家采取严格措施会影响甚大,如今倒也不用再担心,自己针对的是孔胤植以及他的这些不肖子孙,而不是否认孔子在儒学地位。

  天下孔门后裔千千万万,朱由校就不相信没有艳羡这衍圣公爵位的。

  “你且把这衍圣公的由来说说”,朱由校又问向了李明睿,李明睿倒也提前做了功课忙回道:

  “回陛下,这衍圣公原始于宋时仁宗皇帝所授,到宣和年间,衍圣公孔端友以后,因金宋对立,金宋两朝各封圣人后裔为衍圣公借此以宣示正统于天下,后来蒙古崛起又封孔之全之子为孔衍圣公,因而当时宋元金有三个衍圣公并立,后来蒙元得了天下,宋金两国之衍圣公皆被免去,国朝得了天下后也依旧延封前朝衍圣公之后为正统,但究其缘由,南宗才是嫡长孙,而北宗才是支派嫡系。”(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