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四章:鸿胜武馆_从综武开始征战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勤本来就是武人卫国之楷模,鸿胜武馆为革命亦是流血无数,况且彼时天下大乱,习武之风风靡全国各地,就是乡间农民都要练些拳脚功夫以图自保,从南往北,村村都有大刀会这样的民间组织,种完田就一起练武。

  佛山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吴勤加入赤色同盟会后,彼便组织习武的当地乡民,创立农民赤卫军,对付地主民团,支持佛山工人运动。

  即便起义失败,逃亡海外,但仍然想心系祖国,历史上他本就会回国抗日。

  故而在这个世界,当徐重光在上海宣布接任武士会会长一职的,并号召天下练武之人,齐心协力,保家卫国的时候,最先回应他号召的人,便是彼时尚在香江的吴勤。

  随即徐重光便与吴勤书信交流,互相商讨,而且很巧的是,吴勤虽是赤色同盟会的元老级人物,但自广州起义后,他就失去了与中枢的联系。

  这下二人一拍即合,徐重光当即牵线,使得吴勤与赤色同盟会重新建立了联系。

  卢沟桥事变之后,吴勤从香江前往广州南郊,正式响应中华武士会号召,组织广州、佛山各地练拳乡民成立队伍,筹备武器,抗击日寇,一呼百应。

  淞沪会战结束后,上海沦陷,徐重光携中华武士会撤离广州,继续收拢南北拳师,并与吴勤及其师钱维方见面共商大事。

  对于鸿胜武馆,徐重光是打心底里佩服,这样的人物,才是练武之人的目标与榜样。

  如薛颠之流,即便武术再高,可是品德低劣,绝不能作为习武之人榜样。

  国术两字,真可谓是让吴勤、钱维方诠释得清清楚楚。

  十月,广东各地相继沦陷,果党仓皇逃跑,徐重光决定带武士会北上回到陕北,这批练武之人达到陕北后,既可以为教官训练士卒,也可用于敌后作战,刺杀侦查,大大扩充赤色同盟会在武术人才上的欠缺。

  毕竟在武术人才方面,赤色同盟会一直都比较欠缺。

  虽说当时风气所及,神州各派实力军队都有了大量吸收武术人才的习惯,但唯有果党对武术的重视,是超乎常人想象的。

  北京同盟会组织创立了中华武士会,孙先生,陈琦美、宋觉仁组织了精武会。

  南京政府甫一成立,就设立了中央国术馆,并且在极短时间内,将其发展成一套从中央到县级的庞大教学体系,并将这套体系与军队建立联系,由国术馆为军队提供大量军官。

  所以果党手下的武术人才是最庞大的,而赤色同盟会的武术人才,则全依赖于其理念对武术家的吸引而自发投奔,有许多高级将领、会内元老都是武人出身。

  所以赤色同盟会的武术人才相较于果党来说是非常稀少的,自然而然地,在徐重光看来,保存中华武士会的有生力量北上是要远比留在佛山这边游击作战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