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死于拳,胜于枪_从综武开始征战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就点名了顺序次第,但拳术的境界始终没有人点明,而且往往和前者混在一起讲。

  大部分拳经中会同时讲到这两个方向,但国术流中常常取后者而忽略气,武侠小说则取气而忽略后者。

  还是《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在说完养气之后,就转到拳术上了,孙禄堂说:

  【余敬聆之下,始知拳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

  【吾人立身涉世,处处皆是诚中形外,拳术何独不然?】

  【试观古来名将如关壮缪、岳忠武等,皆以识春秋大义,说礼乐而敦诗书,故千秋后使人生敬扬崇拜之心。若田开疆、古冶子辈,不过得勇士之名而已。】

  其实这就是说拳术练到练到后面,必须要注重自身的精神修养了。

  刚开始练拳,都是技巧,什么明劲,暗劲,刚劲,柔劲,化劲。

  但在之后的抱丹,就不再是单纯的技巧了。

  类似于抱丹坐跨的这样能瞬间把力量浓缩在一点爆发出来的招式技巧,其实很多。

  薛颠的拳招并不是抱丹坐跨的招式,但他的架子是以撑顶为主,将骨节尽数撑顶展开,类似于筋骨拉弓等待开射,所以他全身松活,一动无不动,有触及发,静态到动态是一瞬间就爆发、转化了的,导致连挨打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挨上的。

  这种技巧很多,就连泰拳中都有类似的技巧,但抱丹除了技巧之外,更有精神方面的修养,要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可言笑,就连寝食,心情,也自然遵循规律,隐隐于天合,于道合。

  行止坐卧,无一不是宗师气度言行。

  孔子说年逾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个矩就是规矩,规矩不是人定的,而是天地自然规律。

  当然,宗师也是人,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仙人和修真者。

  武学上的宗师,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也一样要和人结婚生子。

  武学不是修仙了道,成就在高,也脱离不了人的范围。

  高明于杨露禅,孙禄堂也有妻室,有家庭,有儿女。

  虽然孙禄堂结婚的比较晚,但很巧的是,结婚的前一年,他刚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并且向外人展示出来。

  在那之前他始终不婚。

  徐重光也有感情,抛开武学上的成就,他也和一般年轻人没有什么两样。

  只不过,一是他的感情被他的武学给掩盖了,二是在这个世界的背景下,对感情并无太多想法。

  如此一晃,到战争结束已经到近四十岁了,然后现在又每日沉迷于这些武术拳谱之中,根本难以自拔,哪里还有精力去管感情上的事情。

  他试图结合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共通点。

  有内而外的优点就是快,而且不消耗内力,在内气按照路线运转的同时,顺带将身体淬炼了。

  缺点是,内气淬炼之下,虽然也能筋骨大成,练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