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五章 举杯邀月_是聊斋不是克苏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茅道山下有一个姓王的书生,家中行七,亦被称为王七郎,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可也羡慕拥有道术之人,后来他听说茅道山上仙人很多,就背上行李,便拜别了家人,前去寻仙访道。

  这天他登上一座山顶,看见一座道观,环境幽静,他也有些口渴,便入了观内想要讨一碗水喝,便见有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那道士虽白发苍苍,可面容异常年轻,看起来不过弱冠之年。

  姿态气质虽淡然出尘,可却又有和光同尘之意,更别提面容英俊,那一头白发垂到脖颈上,更添仙姿。

  王七郎见到那道人后,心中不由惊为天人,上前见过礼并与他交谈起来。

  常言道,道不言寿,也就是说遇见道士不能问多大年纪了,但是问出身还是可以的,要是问些道经人家也会解答。

  于是王七郎便拿自己所看之道经来问那道人。

  “道长,敢问‘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您有何看法?”

  “这话的意思虽然可以看做是‘道如果可以言说便算不得道’,可你若是将停顿之处转移,那这话便有了另外一层含义,就好比将停顿打乱成‘道,可道非非,常道’一句的话,那这话的含义也可以变成‘(我)常说,道可以解释虚幻之物。’,这句话中就出现了语法结构的倒装,还有省略,毕竟古文都这样,

  但也正是因为不同的停顿,也会造成对于道经原意的曲解,因此有些教派的原本教义是好的,但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被曲解,进而衍生成为了邪魔左道旁门之教派,

  只是传世经典之所以叫做传世经典便是因为每个阅读过的人都能从中有所得,不管这所得是好是坏。”

  道人的一番解释,让王七郎心中发出了“此乃高人”的想法,遂纳头便拜,更是五体投地直喊“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这种话。

  那道人眼见此,轻声哼笑:“我看你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模样,怕是吃不了苦吧,你这心性可没法修道成仙啊,你这种徒弟,我可不想收啊。”

  “我能吃苦!请师父收下徒儿吧!”王七郎就像是藤蔓一般顺杆子往上爬。

  道人笑道:“既如此,那我便问你几个问题,答得上来也好答不上来也罢。”

  王七郎一听,觉得自己有戏,便慌忙叩头:“师父您请问,徒儿必然回答。”

  “那你先把这张表填一下,填完交给我。”道人说着,留下了一张试卷。

  试卷上除了具有甲乙丙丁四个选项的选择题外,还有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命题作文之类的。

  比如说什么“你拥有一个可以催熟植物的奇异小瓶,但你所在门派并不知晓,因此你会用这个小瓶催熟灵植而后炼丹增进修为,因此旁人并不知道你的真实修为,然而在一次外出公干期间你与门派中高层子嗣起了冲突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