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五章 国际铁路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航空母舰是什么?是五万吨钢铁吗?是两百名飞行员?是26架舰载机?不,要我说,它是一个体系。从工业生产到作战保障的一套技术、设备和人员的集合。”

  就像中国当初引进su27,拿到手发现竟然打不过歼八一样。三代机除了飞机本身,它的支援体系和战术配置,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航空母舰除了一艘船本身,难道就没有这个体系了吗?只能说,航空母舰的这个体系,可比su27需要配套的东西更多得多了。

  对胡文海的这番话,黄秘书略微思索,便下意识的点起了头。他也是回忆起了F-14刚刚入役时候的经历,现代战争武器体系支援确实是至关重要。

  “我们并不缺少制造航空母舰的钢铁,也不缺少飞行员,更不缺少能够上舰的飞机。”

  胡文海见黄秘书露出赞同的表情,接着说道:“我们缺少的,是航空母舰的整个体系。只要有了这套体系,有了足够经验的人,当我们需要的时候,航空母舰随时都可以投入建造,一两年时间里就能形成战斗力。”

  “这套体系,以及熟悉这套体系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拥有航空母舰的体系,是否真的拥有航空母舰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航空母舰的体系?”黄秘书皱着眉头,为难的说道:“这确实是最重要的,但要维持这么一套体系又不投入使用,这个负担……”

  “这个负担,其实有人已经替我们完成了。”胡文海忍不住嘴角露出笑容,说道:“黄秘书既然能想到库兹涅佐夫号,怎么就想不到黑海造船厂呢?”

  黄秘书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猛的抬起头来,瞪着眼睛:“黑海造船厂?!”

  “黑海造船厂。”胡文海轻轻点头:“我这里有个消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CIA介入,用商业订单为诱饵拆了个干净。黑海造船厂几万名职工,拆掉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之后,只能获得几百万美元的违约赔偿金。这样巨大的包袱,对当前的乌克兰政府来说,是无法承担的。”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事情我也知道,它不行的。”黄秘书摇起头来:“一来这是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太过敏感。二来,它的完成度只有30%,在苏联解体之后已经不可能完工了。”

  “看来黄秘书知道的不少,那你知不知道,黑海造船厂如今已经是私人产业了呢?乌克兰NE_MART集团出资三千万美元,已经从乌克兰政府手中将这家企业完全收购了。”

  “这是!”黄秘书瞪起眼睛来,简直不敢置信:“是……是……”

  “是尤利娅做的。”胡文海轻描淡写的点了点头。

  “有了乌克兰NE_MART集团的资本,黑海造船厂已经决定要重新开始乌里扬诺夫斯克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