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四十一章 创世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年沙雕新闻里没这条。事实证明了世贸组织的不可替代性,维持着这颗星球上两个大国之间还没有撕破脸。

  世贸组织这个平台,唯一的作用就是让所有人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否则美国今年给你最惠国待遇、明年又不给了。你这个产业冲击我国内经济了,我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你以国内法进行制裁……

  那这游戏就没法玩了。

  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只要你还在这个框架下,那么就必须给所有人最惠国待遇。而双方产生贸易争端,同样不能以国内法自说自话来解决,而是要按照世贸协议和规定来处理——前提是大家都是体面人。

  反应到具体的经营当中,有了这样一个框架保驾护航,企业才敢开拓国际市场、投入资本扩张市场份额、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否则福耀制霸中国也就算了,还想走出去?当圣戈班和旭硝子影响不了政策走向,还是真以为国外没有政商勾结这回事?

  等你拿了国际订单,喜滋滋的买了设备、招聘人手、预付了材料款项,准备明年在国际市场上大赚一笔。结果所在国回手取消了你的最惠国待遇,企业就看着沉没的成本哭去吧。

  万向集团是中国最早一批走出去,而且还走的很好的企业。卢定威耳濡目染之下,对创世的意义当然门清,更是举四肢表示支持。

  经贸办给胡文海安排的助理徐海平微微皱眉,轻轻摇了摇头:“卢总助想过没有,世贸协议对所有成员国都是平等的,你要走出去就得允许人家走进来。中国这样敞开大门给世界巨头,国内企业恐怕会死上一大片啊!”

  “没错,肯定有人会死,而且死的还不会少。”

  卢定威点了点头,面色严肃:“我们万向做好了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准备,就是不知道其他人准备好了没有。”

  徐海平叹了口气:“就我所知,国内能成长到与国际巨头竞争水平的企业,凤毛麟角。”

  是了,中国2001年入世的时候国内企业已经有一批发展起来,做的准备肯定比1995年要充分的多。

  虽然有胡文海开金手指,但乐观预计1995年中国以创始国身份入世,经济水平能达到六年后的水平吗?从八十年代末到1992年,中国经济过热的情况已经造成很多问题。要让未来三年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中国这辆汽车的发动机会不会爆缸?这都是未知的情况。

  不管未来如何,至少祝主任如今已经在想办法给中国经济踩刹车了。把M2控制在五到六之间尚属安全范围。再往后不论是M1超发还是M2扩大比例,都是很危险的操作。

  “我倒是有个想法。”

  胡文海敲了敲桌子,难得发表了一下意见:“日本也是世贸组织的创始国,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想要进入日本市场,往往并不容易。这是因为日本的企业竞争力强大、技术水平更高,别人竞争不过他们吗?”

  “不,日本人有一个特殊的技巧,他们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保护自己的国内产业——标准。”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