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九章 生长_绝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指路。

  沿道路开设有固定的食肆、客舍。

  这些食肆、客舍的摊位是秦王政设置的,但是其中经营的人并不是秦吏,而是高价竞标出来的,有一些关系的小商贾。

  这些摊位并不起眼,但由于秦吏们会定期清扫周边不合法的摊位,并且为合法的摊位提供保安工作,于是小小的摊位,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垄断,盈利其实不算少。

  最重要的事情是,这样的区域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基础商业的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商业发展会出现的问题钱的问题。

  农会里头,因着秦王政个人威望过高,工分制度推行得很是顺利。

  本来嘛,底层的人们手里就没有什么钱,过去,虽然他们也用些钱,但说到底,更多的,还是以物易物,钱只作为衡量标准。

  如今富裕起来,物资充足,工分取代了铜钱,人们于是开始用工分作为钱,内部来看是很顺利。

  可是一涉及到跨区域的物资交流,就变得麻烦起来。

  咸阳之地,粮食丰裕之后,未加工的粮食价格有一定的下降,尤其其中陈粮,价格跌的很快。

  每每有新粮产出,陈粮价格便很快跌落。

  有些经营食肆的商贾们便开始购置这些陈粮,简单加工,无论是豆腐,还是面条,都可以叫人难以吃的出原料的新鲜程度。

  这种手段叫一些外地的商贾看着,他们便也开始奔走各地,赚个差价。

  但咸阳本地,因着大部分的农民都已经被纳入“农会”的体制之中,使用铜钱是很少的。

  他们大部分时候,吃饭穿衣,都是各个区域里的负责人拉名单,按人头去计算。

  商贾们来到这里,以工分兑换铜钱,或者拿铜钱兑换工分,再拿去外地,总有些差数。

  甚至把咸阳的工分拿到外地的农会里,能不能用不说,这其中可以滋生的诈骗、物价差距衍生出的赚钱妙招、甚至做空减实等各种手段都已经开始出现。

  利益所向的地方,总有人不顾艰险,不怕困难的。

  另就是,一些很琐碎的事情。

  墨者询因为制造了纺线的简单机器而封了候,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没有实权,也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利益的虚爵,可是这爵位本身就掀起了很多风潮。

  一些有了相应技术的人参驳墨者询,有些则在他的基础上改进相应的技术。

  恤孤院的小孩子们改进了询的机器,而后是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各地的官吏知道了嬴政的喜好,也就慢慢开始催促着他们治下的匠人、工人,仿着墨者询的机器,开始研制各种奇奇怪怪的机器。

  很多是没用,且没必要的。

  嬴政看了,也只一笑而已。

  然而每个月,还是有大量的人将各式各样的机器送到咸阳来。

  对于官吏们,不会出过错的事情就是好事情,假使再能有功,那便是世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