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7章 传《易传》_文道祖师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殷明点头。

  殷明没有故作疑虑,径直点头答应了玄帝。

  玄帝见状当先一怔,而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多谢夫子。”

  他没想到殷明这么痛快便答应了。

  他更加不会想到殷明此来玄国,便就是为了立阴阳家而来。

  “明日传道于帝都,烦请陛下安排一二。”

  殷明没有多言。

  阴阳家本就推崇天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所以在人情世故之上,阴阳家并不如儒家,道家那般严谨。

  换句话说,阴阳家治国的理念很大程度上乃是基于理论基础的推论,并不像儒道和道家那般重视德治,法治。

  因而阴阳家注重的乃是天地事物自然的变化,通过先行推算而先一步达到这种变化。

  玄帝本就是国师,而且又是个追求极限之人,所以自然而然也就顺应了阴阳家的理论。

  第二日,殷明与京都之中讲道,着重讲解了阴阳家的阴阳论与五行论,其中还特别列举了《吕氏春秋》《春秋繁露》这两大深受阴阳学说影响的著作。

  《春秋繁露》乃是殷明第一本著作,所以他在讲解这本书的时候,可谓极尽精致,任何细节一一阐明。

  林秋蓉以前也是从《春秋繁露》中得到关于阴阳学说的理论,再经过殷明的点化,这才成为阴阳大家。

  此次再度听闻殷明讲解,心中体悟更加深刻,一时竟突破小圣巅峰,达到圣者。

  京都之中无人不惊。

  饶是玄帝早知文道能够提升修为,但还是被林秋蓉的动静深深震撼。

  他没想到文道竟能直接作用于修为!

  于是,他对阴阳论更是爱不释手。

  “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五德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母,四曰金,无曰土。”

  “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殷明着重提到的五德始终说。

  因为这是阴阳家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观点,作用于国家便是朝代更替乃是以五行相生相克而循环变化。

  国主的职责便是推演五行变化,及时对国家属相作出变化。

  他这是专门说给玄帝听的。

  当然,这也只是阴阳家的入门理论,同样也是玄国百姓入道的门槛。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殷明抬手,《易传》出现在虚空之中。

  要想深刻体会阴阳一道,那么对于《易传》就必须熟稔。

  《易传》的思想体系是,由天道推衍人事,这与阴阳家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而无论是作为国君,臣属,还是百姓。

  要想真正弄懂阴阳之道,就必须对《易传》了如指掌。

  当《易传》出现在虚空之中,天空之中立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八卦图。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

  “仰则观象于天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