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7章 练兵(4-27-3)_万万没想到准太子是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六计》更似上位者用于布局的手段,与练兵关系不大。而他现在要做的恰恰是练兵。于是他又问:“那练兵有没有甚名家名言?”

  马桓张了张嘴,竟叫杨景澄问住了。半晌,他苦笑摇头道:“我们领兵打仗的,鲜少有文化人。有些将官心中虽有丘壑,叫他写出来却是千难万难。便是教导了我们的宣献伯,怕是也不能弄个练兵的《三十六计》来。我们练兵有点似工匠,皆为师徒口口相传,还真没听过甚名家名言。坊间流传的兵书确有不少,但如《三十六计》一般,宣献伯那等总兵看了自是受益匪浅,搁我们身上,又无用了。”

  杨景澄颇感意外:“许多年来,竟无一人整理个书册出来?”

  马桓叹息道:“或许古时有吧。打前朝开始,朝廷便重文轻武。俗话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落去军营的,多半是活不下去的平民,或是被追逃的地痞流氓,上哪找个能写书立传的人去。”说着他瞥了眼站的开始打晃的宁江卫兵士,“便是他们这等军户出身,因前程无望,肯识字肯用心学的亦是少数。而那些天资卓绝的,往上爬还来不及,哪有功夫写书。何况写了书又有谁看?说句到家的话,果真写出来,又焉知不犯朝廷忌讳呢?”

  杨景澄心中一凛,马桓前面的话皆无道理,最后一句方点正题。《三十六计》他认真读过,用于分解朝堂斗争确有奇效,然如何落在实地上,他半个字也没找出来。而练兵之法则不同,果真有谁写出来,还能叫他看的懂,那岂不是人人都能学会?如今土地兼并甚重,天灾不绝,各地早有流民反贼。若他们得了这等宝书,便是因眼界不够,坐不稳江山,往各府衙杀个七进七出绝无问题。蚂蚁多了咬死象,何况百姓不是蚂蚁,朝廷更不是大象。不消多的,来个三五回,他们就好改朝换代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如若朝廷的百户千户们人人知晓练兵法门,民间乌合之众亦不是对手。只是……杨景澄心中暗叹一声,朝廷终究防备武将,他也不过如此一想罢了。

  马桓觑着杨景澄似有心事的模样,便不再开口。横竖练兵非一日之功,头一天倒不必说太多太细。一个多个时辰过去,阳光再次变得炽烈,晒的人头昏目眩。杨景澄今日依旧陪着卫所将兵们站着,或许树立威信有更好的技巧,但年轻气盛的他还是更喜欢简单粗暴直接的法子。他听过的史上有名的将领与开国皇帝的故事里,总爱提到与兵士同甘共苦。他不知故事真假,但横竖自己站的住,试一试又何妨?

  杨景澄在按部就班练兵的时候,本地知府彭弘毅却在焦头烂额的处理着水灾后续。本朝规矩,文武不相畴。到了行省一级,武将里的都指挥使掌地方军政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