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1章 太子_万万没想到准太子是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鸽群飞过,马蹄交错。京城的各路消息,正飞速的向宁江府奔涌。此时此刻,就看谁的速度更快,谁能抢占先手了!

  而宁江府的杨景澄,对京中的剧变还全然不知,依旧在艰难的协助着彭弘毅处理宁江府的琐事。

  前日杨景澄率兵将赤焰军打散,却不代表着赤焰军的危害已消。大当家震天雷逃脱,他带着残部收拾收拾,依旧是盘踞在徽州的大势力,时不时出来打家劫舍,弄的周边几个府县的知府与指挥使,镇日里好似坐在了炮仗上头,没有一刻安生。

  幸而坊间皆传,杨景澄把章士阁的宰了,并将他的脑袋挂在城门上示重,弄的震天雷想报复宁江府,竟师出无名——他们虽是匪徒,打的却是替□□道的旗号。杨景澄弄死了不少赤焰军的兄弟不佳,奈何他既杀了贪官,为百姓们报了仇,再寻他的不是,面上交代不过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马桓训出来的宁江卫,他们真的打不过!

  这世道,有理没理,就在拳头够不够硬了。拳头够硬,便是无理亦是有理,譬如当初的章士阁,截赈灾粮就是那么的理直气壮。如今宁江卫以五百战数万的战绩,哪个听了不心生惧意?

  就在京里的消息往四周传递的档口,杨景澄以少敌多、练兵有方的辉煌事迹也在以极快的速度扩散。这并非有谁安排,而是杨景澄作为夺储的热门,大大小小的官员难免关注他,得到消息的速度自然快捷。

  此外,蔡仪的信件也在快马加鞭下,抵达了其族兄康良侯手中。康良侯与蔡仪兄弟距离着实遥远,平日里直接通信极少,不甚要紧的事,皆少在信中提及。

  他们二人的配合,主要依赖居于京中的幕僚团与身边的幕僚。这是由康良侯多年挑选,一半外聘一半族内亲友家中精选的聪明人。依照往年的经验,他们做的十分不错。譬如让蔡仪及时向杨景澄投诚,就是幕僚们作出的判断。

  因此,康良侯蔡亮收到兄弟那一大包裹信件时,着实唬了一跳。他久居边疆,直觉敏锐,光看信的分量,便知必有大事发生!于是直接挥退左右,拿出裁纸刀,亲自拆开了信件。

  蔡仪与大多武将一样,肚子里无甚墨水。写出来的信皆是平铺直述的大白话。康良侯原是习惯性一目十行的扫过,不想信中提及的内容,竟频频将他打断——章士阁为了跟杨景澄过不去,扫他蔡家的面子是什么玩意儿!?咱蔡家跟章家不是一伙的么!?

  康良侯忍不住把信翻回前几页,重新读过一遍,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他虽叫科举出来的文人们鄙视,但好歹也在家塾里安安生生的念了十几年书,怎么连封大白话的信都看不懂了呢!?

  不想,后头的事让他更加迷惑。蔡仪居中调停章士阁与徽州卫,被撅了面子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