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 天子如不负我,我也不负天子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摆在在崇平帝案头。

  因妻子秦氏被贾珍惦念一事,而奋起反抗贾珍,待到献策受爵,又固辞爵不受,为族长后,严厉约束族人,而后深入敌境,剿灭匪盗……

  有的时候,一件事儿不起眼,但几件事儿一叠加在一起,形象聚集效应就很明显了。

  一个骁勇坚贞,不畏强权的少年英杰形象,就是出现在崇平帝面前。

  真要学韩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崇平帝只会生出此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老谋深算,再大一些,那还了得?

  当然,也不能是真的愣头青,不知进退。

  而且还有一个崇平帝身为帝王,心底最深处也不愿承认的地方,愈是刚直不阿,得罪的人就愈多,就只能依赖圣眷。

  来日,再观此子心志,若心志嬗变,圣眷一去,群起而攻,自可从容收拾,不会给继任子孙留下后患。

  崇平帝思忖片刻,看向贾珩,说道:“东城之匪患,你打算以何策制之?”

  贾珩沉吟道:“臣以为,当对症下药,东城之乱,系因近年以来,山东、河南、陕西三省百姓入神京讨生活所致,很多人来源不明,户籍管理混乱,只能仰帮派鼻息而活,遂致治安恶化,臣以为首要先肃清帮派,再行保甲之策,登载户籍,俟募品行端正之青壮,严明纲纪,巡警治安,如得军卒菁英,也能为来日陛下整军经武,另练新军做准备。”

  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

  东城为何渐成神京城癞疮,无非是近年灾害频仍,百姓多入神京城讨生活,而朝廷的抚恤救济、民生保障等配套制度供给不足。

  底层百姓,拉帮结派,治安渐渐恶化。

  而有活力的社会组织的出现,迅速填充了社区基层的权力真空。

  当然,基层治理的失灵,一来是没钱,只能放任自流,二来是治理效能低下,治理成本高昂。

  这个治理成本,不仅是钱粮,还有人才,高素质的人才,都不愿沉沦下吏,因为一辈子都可能被焊那了。

  基层无法吸引人才,只能挑挑拣拣,将治安、卫生、税收托付给乡贤。

  现在就是想办法恢复基层治理,扫黑除恶。

  “可是要编练新军?”崇平帝目光一亮,却是想起贾珩先前曾言的编练新军。

  不得不说,当日一句“天子之军”,在崇平帝心中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

  谁也无法拒绝一支完全效忠自己的军队。

  贾珩拱手说道:“圣上,此非国家正式军制,不耗户部钱粮,也暂不需兵部供以军械,而是预备役,如来日圣上欲建新军,臣当为圣上择其菁英筹建。”

  东城有不少入神京讨生活的外地老百姓,对帮派势力肯定是深恶痛绝的,这就是民心所向,只要他以官方名义接管这一块儿,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治安内卫部队,就能迅速聚拢人心。

  “以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