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_二分之一剧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罗嘉是周世祖在位期间依靠火药建立的贸易关系,其它都已经建立很久了,只是大周在经过了襄帝思帝悼帝厉帝的励精图治后,那些藩属国跟朝廷的联系已经不那么紧密,很容易被忽略。

  至于罗嘉,是一个以往不怎么跟大周接触,终于有崛起迹象时正巧遇见世祖继位的国家,那边的人就打算过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欺负一下世祖年幼。

  打算得很好,下次别再打算了。

  大周主少国疑,又联系经历过几次反叛,罗嘉那边有边地大族暗中与之勾结,再加上乌流部自愿为前驱,就……其实也挺合情合理。

  整个计划逻辑十分通顺,纸面上的可行性极高,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张并山给出的注意。

  你们忘了一点——当时戍守边地的将领还是钟知微,一个传言是因为得罪皇帝被从中枢贬官到地方的前兵部尚书,个人履历看着的确很像是容易有二心的亚子。

  罗嘉那边真猜测过钟将军跟世祖之间面和心不和??

  从出土的资料来看,是真的。

  钟知微……我晒干了沉默。

  怀疑啥不好,怀疑世祖的君臣情义,温晏然跟大臣情坚意笃是公认的把,而且她确实心胸宽广,就算知道褚岁写了那篇檄文,也始终没有怪罪对方,还一直帮人遮掩,连写《后周书》的史官都没有提及此事。

  什么样的绝美君臣情啊,换了我是褚岁那些人,一定得感动到哭!

  观众们刷弹幕的时候,老教授正笑呵呵道“这次在景苑旧址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书信,应该是孝明帝的臣子杜道思写给她表弟高长渐的。杜道思在信纸提到了一件事,她日渐衰迈,有意致仕,打算在剩下的日子里跟任飞鸿结伴去周围走走看看,等百年之后,就让家人带着她的骨殖归葬于雍州——由此可以断言,杜道思此人大概率并未陪葬在和陵。

  那封信里有一句话,‘千秋音绝,百载弦断,青山故地,重叙旧谊’,由此推测,杜道思放弃了葬于和陵的机会,可能为了怀念她以前的某个好朋友。对于昭明年间的大臣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做出的选择,而且根据史料记载,杜道思早年间颇有些闲云野鹤之态,喜爱放歌纵酒,等到入仕之后,却一反常态,表现得格外端正肃穆,当时的人对她的形容是‘兼得崔、杜两家之长’。

  “有学者认为,世祖的许多大臣都有一些‘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特点,也正是这样一群人,才能力挽狂澜,将大周从灭国的边缘拯救回来。”

  杜道思这个名字貌似十分耳熟……

  杜道思,周世祖时期官吏,曾参与到南边河道的收尾工程当中,后来又被调派到北地,为运河北段的开发也做出了一定贡献,如果考试的时候遇见了‘下列哪些官吏同时参与过南北两段运河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