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二章 燕歌行_庆余年2范闲归来免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贡院偏殿,可谓火药味十足。

  设此大殿,原意是让主考官以及同考官们,有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但是,现在来看,此处已然变成了考官之间临时的“考场”,

  范闲和周城两人分别端坐在偏殿两侧,也算避免了抄袭的可能。

  不过要真论起来,无论是范闲还是周城,谁又肯在这种关头,不顾自己的脸面,去抄袭对方的著作呢?

  看周城面前纸墨笔砚等用品都已摆好,范闲随即往后靠了靠,笑道:“周大学士,别怪我没提醒你,策论经义我不如你,可作诗,我可是行家里手。”

  听罢,周城稍稍抬头,瞥了范闲一眼。

  见周城这副态度,范闲脸上的笑意又添了几分,接着道:“既然周大学士如此胸有成竹,倒不如咱们加点彩头,敢吗?”

  听到范闲这种说法,赵奇和郭攸之两人都颇感好奇。

  郭攸之曾亲眼看过范闲饮酒作百首诗的场面,周大学士也是名扬在外,要是真跟范闲比诗赋,一时间,谁会取胜,难以辨别。

  而赵奇,此时一脸的苦笑。

  他劝到最后,还是半点作用都没有起到。

  从小范大人这架势来看,摆明是在给周大学士挖坑啊?

  听过范闲这话,周城也不禁微微蹙眉:“什么彩头?”

  “倘若今日的诗赋,你不如我,那么今明两天,无论我要做什么,你必须全力支持!”

  闻言,周城旋即单手撩起袍袖,略带沧桑感的的声音里,夹杂着几分自信:“若是你输了呢?又该当如何?”

  “这个好说,我输了,悉听尊便。”

  言毕,范闲转过头看着孟旬:“孟老,这场上您身份最高,还得麻烦您,帮忙当个评判,赵老先生和郭大人共同见证。”

  闻言,赵奇和郭攸之连忙向范闲拱手,表示同意。

  孟旬盯着范闲看了片刻,这才点头道:“动笔吧,今日考试试题为,诗赋,主题为,边塞。”

  诗赋其实是不同的,诗,指七言五言等一系列的诗词,而赋呢,讲究采、韵律,又兼具诗歌和章的特点,讲究铺采摛,体物写志。

  也正是因为,赋也具有诗词的特点,故而通常把它设立为考题之一。

  之所以会设定一个主题,比如“边塞主题”,是为了让考生有更明确的方向,避免写出来的诗赋不同的弊端。

  赵奇知道第二场要考诗赋,只是注意力一直不在这上面,所以并不清楚主题是什么,方才听到孟旬的话,这才明白为什么周城会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众所周知,边塞诗始终是所有诗赋题材最难写的,因为此类题材的诗词必须要有一定的阅历,并且真正到过边塞,才能心有所感。

  而周城早些年前,曾被贬到边塞,在那儿待过数年光景,对边塞可是非常了解,占尽优势。

  最重要的是,今日要写的不是范闲擅长的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