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56章 办学、饥荒_驻马太行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台风等恶劣气象而出现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的情形……”

  丁颖先生的话似乎是触动了竺可桢先生,因此不等丁颖先生说完,竺可桢先生就强行打断道:“岳将军,老丁这话却提醒我了,据我观察,明年上半年四川、西康、云南、贵州以及广西等省份很可能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旱!”

  “百年一遇的大旱!?”岳维汉闻言顿时吃了一惊。

  在岳维汉的印象中,民国32年(1943年)西南数省似乎没有大旱的官方记载,不过也不排除因为岳维汉的穿越而引发了气象条件的变更,尤其这话还是竺可桢先生这样的大科学家提出来的,岳维汉就不能不引起重视了。

  “对。”竺可桢先生点了点头,肃然道,“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可能性很大。”

  岳维汉的脸色顿时变得越发的凝重,假如竺可桢先生的预判成真,那麻烦可大了。

  眼下的中国,大半河山已经沦陷,只有山西、陕西、四川、西康、云南、贵州以及广西廖廖数省没有沦陷,这些省份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涌入了多达8000万之众的难民,稍有灾害就会引发饥荒,更何况是百年一遇的大旱?

  可以预见,如果事情真如竺可桢先生所说的,西南数省真的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那么既便是保守估计,也至少会有千万以上的百姓死于饥荒,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种景象?岳维汉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了。

  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到时候既便远征军倾尽全力,怕也只是杯水车薪!

  到目前为止,远征军生产建设兵团的番号已经排到了农15兵团,总计有超过150万壮丁外加600多万老幼妇孺涌入缅甸从事农业生产,人口数都已经跟缅甸的原住民持平了,然而,缅甸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虽然绝佳,可这15个兵团毕竟刚编成不久,农作物也才收了两季,并没有太多余粮。

  当下岳维汉也没多少心思再视察农4兵团的农场了,走马观花草草走了一圈就带着众人返回了密支那。

  当天晚上,岳维汉就连夜从密支那飞回了仰光。

  当岳维汉回到官邸时,陈嘉庚先生、庄西言先生、李清泉先生、李秋莲女士以及荣德生先生等人早就已经等候在官邸客厅了。

  荣德生先生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民族资本家,不仅提倡实业救国,而且大力办学,在买办资本横行的近代,民族资本要想生存着实不已,可荣氏家族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在30年代趁西方经济大萧条的大好机会得到了极大发展。

  抗战爆发后,荣氏家族的企业遭受重创,西迁内地之后,又遭到了以孔、宋两大家族为首的买办财阀的打压,局面越发艰难,因此当岳维汉向他们伸出橄榄枝之后,荣德生先生就毫不犹豫地将荣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