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亲事_农女有田:娘子,很彪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的行商。

  那行商就是其中一家,价格一贯收得公道,和王家合作了这几年,也算是固定的合作伙伴了。

  行商姓赵,家中就一个独女,妻子前两年去世了,不放心这个女儿一个人留在家乡,因此出门都带着她。

  如今年岁也有了十五岁,正是相看的时候。

  赵行商也发愁女儿的亲事,偶尔听说王家大房的金罐要寻摸亲事了,顿时来了精神。

  王家的生意,他是知道的,家底丰厚,又有官宦亲戚护着。

  如今虽然看着不起眼,可着实是门实在的好姻亲。

  他膝下就这么一个闺女,也没个继承人。本是打算招个女婿的,可那条件好的,人家看不上他们家。

  愿意做上门女婿的,都是些歪瓜劣枣,自己如花似玉娇养的闺女,怎么舍得让这样的人糟蹋了?

  倒是金罐,长得不赖,又会打理生意,实在是上好的女婿人选。

  只是,这样的人家,自然不会入赘。

  赵行商一咬牙,为了攀附上王家背后的贵人,托媒人传话,说是嫁闺女,不是招女婿,以后这赵家的家当都给他们小夫妻。

  只有一个要求,若是将来自家闺女生了两个以上的儿子,能让其中一个姓赵,就是了。

  王永富本来是不同意的,他们王家再穷也没有让儿子做上门女婿的,更不用说如今家里条件好了,多少好姑娘等着他们挑,为啥要选赵家?

  虽然说的好听,可这好端端的,为啥王家的孙子要姓赵?自家又不是养不活?

  王家人也都这么想,本是将赵家给剔除了。

  可那赵家行商却舍不得,于是想着法子,让自家女儿跟金罐见了一面。

  金罐见了后,回来想了几日,才主动跟王永富说,他想跟赵家女儿定下来。

  王永富差点没背过气去,抄起扁担,将金罐揍了个半死,放话宁愿金罐打一辈子光棍,也不会让他给赵家当女婿去。

  又问他,这家里条件又不是给他娶不起媳妇,为啥要作践自己?莫非这家里他呆不下去了?还是有谁背后说什么了?

  金罐只说自己喜欢那赵家女儿长得好看,再说了,那赵家也说了,是嫁闺女,不是招女婿,将来生的儿子多了,就给一个赵家又如何?

  不说这话还罢,一说这话,王永富更气了,直接说,除非他是了,否则这门亲事休想。

  如今父子俩都别扭半年了,还互不退让呢。

  张婆子听了,半晌没言语。

  金罐说出来,其实也是想指望张婆子替他做主,能压住王永富,同意这门亲事的。

  可见张婆子并不吐口,有心想哀求几句,抬头对上张婆子似笑非笑,看穿一切的眼神,顿时后背一凉,那点子的打算立刻烟消云散了,老老实实的站到一边去了。

  张婆子又问了金花的婚事,倒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里正为人还算不错,家风也还行,当初里正的妹子,她也是见过的。

  虽然泼辣些,可也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以王家在七里墩的地位,就是里正也要容让几分,有里正在中间,这里正妹子对金花就不能太端着婆婆的架子。

  至于金盘如今正读书,已经有了几分读书人的样子,行事说话和王家其他孩子就有些不同。

  张婆子也不过就问了几句,她又不懂功课,也就罢了。

  不过问了几句,说了几句话,太阳就下山了,晚霞映红了半边天。

  姚大就来禀告,说是晚饭已经得了,问摆在哪里。

  王永珠看了看天色,离黑还早得很。

  干脆的道:“就摆在院子里吧,倒是便宜!”

  姚大听了,就带着一干侍卫,在院子里将桌椅摆好,就有几个丫头婆子,摆好了碗筷,流水一样的佳肴端了上来。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