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驴友杨广,君临天下_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达二百余里,前头部队已经到了天津,最后的刚走出永定门。见过排场大的,没见过排场这么大的,现代结婚动用几十辆悍马就能上娱乐头条,放在隋朝,你好意思跟杨广他老人家打招呼吗?

  上面说的是水上的排场,下面说说陆地上的排场。大业二年二月,太府少卿(宫廷库藏部副部长)何稠制作“黄麾”(类似皇家仪仗旗帜)三万六千个,这样为杨广打旗的就得三万六千人,这些人够组十个整编师。

  众所周知,羽毛在皇帝仪仗中是很关键的,主要用来装饰。皇家仪仗队非常需要羽毛,杨广就向全天下征集,凡是羽毛能做成装饰的鸟基本被杀得差不多了,明白人知道是因为皇帝需要羽毛,不明白的还以为闹禽流感呢!

  就在这时,祥瑞出现了,按说杀了这么多鸟,哪有祥瑞呢?可祥瑞真就来了!

  浙江湖州有一棵高一百多尺的树,树干笔直,没有枝丫,人无法爬上去,可是上面偏偏有长着漂亮羽毛的鹤鸟。看着羽毛就发狂的人们绕着树转悠了半天,最后决定砍树抓鸟。别看砍树抓鸟的方法笨,却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原来树上筑巢的鹤鸟刚孵出了幼鸟,树倒了,大鸟可以飞,可幼鸟怎么办呢?

  高智商的鹤鸟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己拔羽毛!

  鹤鸟把自己的羽毛拔一些扔到地上,一直扔到下面的人满意地走了,幼鸟就保住了,也不知道拔了羽毛的大鸟还能不能飞。后来这个事情被文人们知道了,他们迅速上报祥瑞:“皇上英明神武,鸟兽自动贡献羽毛。”这马屁拍得!舒坦!

  仪仗只是一部分,陆地上保护皇帝的军队更不能少。大业三年,杨广从榆林郡经过云中溯金河而上,当时负责保护皇帝的军队有五十多万人,战马十万匹,辎重绵延一千里。

  尽管是出巡,可再苦也不能苦皇帝,得让皇帝出巡得舒适一点。在杨广的指挥下,很快就建造出活动的宫殿。这个宫殿既可以挡风遮雨欣赏风景,又可以移动,而且上面能容纳侍卫数百人,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个宫殿既能拆开,又能组合,下边用轴轮承载,由人力推动,前后左右,随意前进,后退,转动。(不知道这算不算世界上最早的房车。)

  这还不算完,杨广还指挥造出了可以移动的城堡,周围长两千步,用木板当城墙,布包木板,上画彩图,城楼和瞭望台全都具备。这个东西不仅能耍酷,还能加强民族团结,胡人一看见这城堡都以为是神仙下凡,该下跪的下跪,该下马的下马,看来高科技也是民族融合的催化剂。

  这也没算完,神奇的还在后头。

  每到杨广休息的时候,部下就得紧急搭建临时行宫,这行宫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帐篷就能解决的,而是搭建一个临时的宫殿,用的材料叫六合板。六合板什么样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打麻将用的色子,色子六个面,六合板也六个面,每个面一平方尺,不过六合板只有两面有板,根据需要可以迅速组合,跟搭积木一样,很短时间内就能为皇帝搭建六合殿、千人帐,还有城墙和瞭望楼。

  临时行宫搭建成功后,六合城外环绕一圈枪车,车辕对外,一字排开(估计是起到《说岳全传》里铁滑车的阻挡作用)。车阵之内,散布有铁蒺藜,铁菱角,扎死人不偿命;再往里是强弓阵地,尖钢锥插地,锥尖朝外,作为拒马;强弓还有连发装置,用绳连接机关,有人偷袭的时候,只要碰动绳子,机关旋转,立即发射。当然,远程的警戒也是少不了的,在六合城更远的外围,用箭插地,用绳相连,上面挂着铜铃,一有人碰到,立即发出声音示警。(全是高科技!)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皇帝杨广的出巡是在完美的设计和严密的保护下进行,生活质量从来没有因为出巡而下降。终其一生,他将出巡进行到底,或许在他的血液里,一半是皇帝,一半是驴友。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