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三章 战死_宠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下也将他视作英雄。随后数十年中,西平府这个城市五次沦陷,五次易主——在蒙古和秦国手里被抢得鸡飞狗跳,但最终还是被秦国收入囊中。

  乾武十二年秦军的第一次攻陷,成为吞并夏国的开端。

  西夏战场并没有因为主帅战死而乱了套。拓跋弘很快派遣西梁王从匈奴边境上撤下来回援楚家军,又当即擢升副将洛容真为主帅。洛将军本是个出身高贵的富家公子,祖母是景宗的嫡出长帝姬,不过这人还算有些本事,家训严厉,年纪轻轻就上战场历练。如今他有今日地位也是凭着军功升上来的。

  朝堂之上,“天下奉秦”的言论渐渐开始攒动。夏国不过短短一年就遭倾覆,人都是贪婪的,很多朝臣,包括拓跋弘自个儿,都开始幻想秦国吞并所有国家的盛况。拓跋弘开始从各地调兵遣将增派去夏国边境,希望再次夺回西平府,早日将夏国变成秦国的疆土。

  甚至这类言论开始秦国的百姓中间流传。

  从拓跋弘身上,林媛清晰地看到了正史中拿破仑和俄国沙皇的影子,他们都是热衷于侵略与吞并的君主。然而他们的下场都称不上乐观,盲目地扩张导致了国力空虚,揠苗助长一般地,他们得到的只会是一个庞大的空壳子。最终他们带着已经筋疲力竭的军士们,死在最后一场战役中。

  如今的秦国也是一样,还远没有强盛到能够支配天下的地步。

  不过林媛可没有资格去劝解皇帝,也无需去关心整个秦国。她要费神的,只有后宫这一亩三分地。

  楚将军战死后,拓跋弘按律追封他为荣王,楚家长子袭爵降一等为荣郡王。恬贵嫔因父亲的战功加封淑媛。

  然而这样充满了荣耀的晋封,并没有为楚华裳带来好运。

  刘氏丧子一事在后宫闹得沸沸扬扬。先前楚华裳有父亲支持,就算拓跋弘疑心她,却也顾忌着她的父亲不会禁闭、审问她。在楚将军战死后,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首先是上官皇后反应过来。她在楚华裳册封半月之后,再次挑起彻查刘氏小产真相的风波。而且很快,她将千夫所指的楚华裳禁足在咸福宫。

  皇后此举得到了皇帝的默许。她开始严刑拷打楚华裳的贴身宫人,在其中一人屈打成招后楚华裳被她从咸福宫里拖出来,扔进了慎刑司。而此时的拓跋弘竟是丝毫不插手,楚将军死后楚华裳就失去了价值,这个小小庶女若是剥下了“出身”二字,在拓跋弘心中的位置不过尔尔。

  兼之有上官璃在皇帝面前谗言,拓跋弘偏袒皇后,又深恨刘氏的惨死,竟是不想管楚华裳的死活了。

  林媛冷眼旁观,她不得不承认一个帝王的心狠,然而她也觉着楚华裳走到这一步是自作孽。不同于自己献给皇帝的“忠贞的爱与情意”,楚华裳忽略了这一点,她天真地以为凭借出身就能够安稳地走下去。身为一个女人,她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付出足够的爱。

  她在拓跋弘心中就是一个冷冰冰的价值载体,她做下的事情——曾经在昙花花圃中设计谋害林媛,最终害死了任氏母子;如今又卷入刘氏风波中。所有这些都让皇帝寒心。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