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0章_纨绔世子爷李坏李长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伴随中路军往东,掩护主力军行动。除去二十万主力大军,还需从关北路,京北路,京西路,蜀中等地调用十几万劳役负责配合大军辅兵运输辎重补给。

  这可以说是本朝最大规模的一次用兵。

  这些安排都是皇上做出的,因为冢道虞被撤的缘故,众大臣也是噤若寒蝉,根本没人敢反对皇帝的决策,李长河上朝时也只能干听着,不说话。

  许多大臣对冢大将军的遭遇抱有不忿之情,所以皇上一问,都是“皇上做主便可”“皇上英明神武”“皇上自行决断就好”之类的话。

  看似顺从,实则是无声抗争。

  而更加激进的,比如侍卫军马军指挥使赵光华,几个枢密院事等更是直接上了奏表请辞。

  皇帝大怒,当场同意他们的辞表,一下枢密院加三衙,有十几人辞职,关键还是在朝廷准备出兵的时候。

  枢密院可是总管天下军事的枢要部门,不得已皇上启用之前被贬的童冠等人,然后又提拔新人,可枢密院不是其他地方,并不是谁都能胜任,有战事经验的人少之又少。

  朝廷中剑拔弩张,皇帝不能让步,因为这关乎天家威严,关乎天家统治的权威。

  而请辞的官员也不让步,因为他们觉得冢道虞是冤枉的,他们坚持自己的初心,认为这是对皇上好,这是为江山社稷好。

  双方都不肯让步,于是都坚持住了。

  李长河心里叹气,但在朝堂之上,他也不好说话,冢道虞确实冤枉,皇帝也不可能让步。

  就在这时,蜀中吴家,京西田家等纷纷进京,托关系和皇家说上话,表示愿意出钱资为皇家分忧。

  皇上自然十分高兴,在朝堂上当场就斥责朝中大臣,说“游些人身为人臣,却还不如在野之人关心江山社稷,知道为朕分忧”之类的话。

  皇上说这话也是枢密院,三衙等十几人给气急了,结果话一出,更加激怒其他大臣,他们堂堂朝廷重臣,为皇上做了那么多年的事,结果到头来就因为几个钱,顿时还不如才来的外人了?

  于是更加没人说话,甚至陆续有人告病不上朝。

  李长河看到这种局势是就感觉要出事,因为他对当今皇帝还是了解的,总的来说,作为上位至尊,他是合格的,甚至某些方面还很优秀,但是人就会有弱点。

  而且他知道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这些各地大族没有理由会无缘无故班助朝廷,大多家族都以家族利益为第一位,只是国家兴亡,那是远放在后面的。

  果然,很快条件就浮出水面,一大批各个世家大族的人,大约一百五十人左右,被加各种官职,大小不一。

  这就是他们支援朝廷的条件,许多条件在李长河看来还算合理,皇上也没有其它选择了,毕竟危难时刻。

  可有些就连他看来也十分过分,比如蜀中大族吴家的嫡子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