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陶邑晋贡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所有政府机构都在咸阳宫,每天人多杂乱,魏冉十分不耐,索性把办公地点设在自己的府中。魏冉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住了,要回家还专门叫人收拾了一番。

  魏冉几天前就得到驿卒潜行回咸阳报告的消息:陶邑将于近日回咸阳告成,有贡品多船。那名五大夫就是魏冉在朝堂申请派出的。现在贡品未到,主持告成的陶丞和行人隐蔽先跑回咸阳了。魏冉情知有异,立即召见二人。

  两人由典客引导到了相府。天色已晚,魏冉请他们共进晚餐,边吃边谈。魏冉坐在中间,典客坐在东道,陶丞和行人坐在西席。

  陶丞从怀中取出贴肉收藏的文书,印鉴已经被汗水浸得湮漫不清。魏冉小心取下印鉴封泥,打开文书。一边看,一边听陶丞报告道:“有赵公子郚者,于数日前突访陶邑,陶守不敢擅接,乃遣行人往探,验得节符、文书无误,遂遣臣引入陶邑。公子郚言,愿以聊、摄、令庐三城,易秦故取赵之蔺、离石、祁三城。陶守以为,得聊、摄、令庐三城于陶、刚、寿甚有益,然不敢擅为,密令臣入咸阳面报。”

  行人则详细地描述了公子郚的节符各种细节,确认是赵国节符无误;并言使臣一行,礼仪娴熟,非寻常可为。

  魏冉听完两人的介绍,把手中的文书递给典客,典客也检查了印鉴和简牍,确认无误,方才开读。才看了几句,就停下来,道:“臣闻于行人,所言节符之状,与臣所知无二;折冲樽俎,非寻常可比,必贵人不能办也。”

  魏冉听了,转头对陶丞道:“前言入京告成,是诈乎?”

  陶丞道:“非诈也。陶守入陶四五月,政事略清,秦律略通,财货皆办,亦当告成也。惟赵使之事,不敢稍泄,但令臣等二人知而已。”

  魏冉道:“此事已成,吾与典客皆知,汝二人办事甚当。惟告成之事亦不可废,赵使之事,仍不可泄。汝二人星夜出关,再入陶伍,随行入关,告成于王。”

  二人应喏。不敢稍怠,匆匆吃了晚餐,领了节符,再出宫来。连夜乘船到了函谷关。休息半宿,天一亮,就急忙出关,迎上陶邑的运输队伍。十艘大船的货物大约需要五十乘辎车才能一次运完,而筹集和装卸五十乘辎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时,他们才刚刚走到南陵。两人有意在人前人后忙碌,让大家都能看见。除了少数人,没人知道他们俩曾经离开过。

  大队走了一天,才出了殽山。出征陶邑时大军的营地还在。只不过出征时是初冬,现在已是初夏了。大家就在营地里露宿了一夜,第二天进了陕县。陶丞很贴心地让过去陕县的刑徒,现在陶守的亲营就地解散,各自回家看望。陕县县令设宴招待了陶邑的官员及五大夫一行。陶尉在半年前出发时还是大夫领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