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轵道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以知之。”

  靳先生道:“微尉府,吾身无所处也。”

  第三天的路程要艰苦得多。沿山脚顺着涑水走了二十余里,尉僚带队折入一处山峪。尉僚亲自领着前队在前面开路,后面大队依次前行。千军万马把个山峪挤得满满的,足有十余里长。沿途虽有一些小聚邑,人都跑光了。大队并不停留,只在峪中穿行。

  峪中穿行比起山道来还要难行,虽然也不过二十余里,却走了多一倍的时间,直到太阳西下时,前队才与驻守横岭关的魏军接上头。

  横岭关是一个不大的关哨,平时只住着百来人。由于这里山高沟窄,几乎一人当关,万夫莫开。梁尉公子进入垣城后,就让当地驻军每天往横岭关方向派出哨探,打探消息。从商客口中得知,有大军正往这边来,梁尉公子立即往横岭关增派了五百人作为接应。这支部队下午到达,吃过晚餐后,就得到关前出现大队人马的消息。营司一面向垣城急报,一面派人前往巡哨,一面让众军做好戒备。

  哨探带来了尉僚,而营中有尉府的家臣。知道是要接应的部队来了,营司下令连夜打开关口,让魏军进入。每个营进来后,立即有人接洽,领着往山下走。

  虽然在山上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垣城,但下山的路依然漫长,尤其是摸黑走夜路;但如果不下山,这里几乎无法屯兵。一直到半夜,才将全部魏军的人和牲口全部移动到垣城外的营地,各营陆续升火休息。

  梁尉公子从一早起来,就一直在为接应魏军进行着各项准备。现在终于把魏军接到了,他先见到了尉僚,然后进入中营与司莽等见面,又拜见了信陵君的一众门客。梁尉公子转达了信陵君的指示:全军要以最快速度通过轵道,渡过黄河归国。

  司莽一行在外三个月,或宿营或露营,风餐露宿,历尽艰辛,到现在终于见到光明,故国就在眼前,不禁唏嘘。不过梁尉公子告诉他,前面还要过黄河,估计要花不少时间;而且马上就要春耕了,要尽快让众人回家,准备按时开耕。否则,万顷良田的损失,谁也承受不起。

  第二天,梁尉公子督促司莽率军前行,自己留下来,派出使臣前往绛和安邑,向他们通报,魏军已从小道归于轵道,原借道之议取消,此前派遣的使臣告谢而归。绛令还好,扶额称庆,让魏使回来了。安邑的秦使却表现出意外的愤慨,定要回垣城向梁尉公子讨个说法。魏使无奈,只得把他们又给带回来。

  一路进入横岭关,到达垣城,秦使询问魏军下落。梁尉公子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去了,没有时间和耐心和他多加解释,只说魏军已经别道归国;秦国之惠,魏当铭记,俟报之于来日!云云。

  秦使胡搅蛮缠,几个人要随梁尉公子回大梁问魏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