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固若金汤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子楚与李玑隔三岔五地见上一面。李玑来见子楚还好,出入王城并无障碍。而李玑住在王城中,子楚想从邯郸城去探访,必须经过多道程序。后来,李玑从赵王那里请来一只节符,赠予子楚,凭此节符,可以随意进出王城。

  李玑与子楚见面后不久,赵王派出的使臣也出发前往咸阳。平原君主持道辞、拜庙,还特别邀请子楚参与仪式,表示对秦王的尊重,以及这番使命,意义不一般。

  赵使离开后,子楚与李玑又见了几次面,双方都表示了友好的态度。在最后一次见面时,李玑非正式地跟子楚说,他认真地查了赵氏的玉牒,至少在赵王近亲,有资格著名玉牒上的人中,没有一个叫郚的,而且也不闻有贵公子殁命的消息。——李玑已经从子楚那里得知,公子郚最后是因为翻船,死在黄河险滩中。

  两点都对不上,很明显,公子郚只是个子虚乌有的人物,很可能是一个骗子。但这事却无法明说,你去跟秦王说你被个江湖骗子骗了,秦王的脸往哪搁?人问你,赵王的节符从何而来?你能回答说,我们没有保管好,被偷走了?这种事情,只能当事人心里清楚,明面上还要找别的理由遮掩过去。

  子楚看上去十分相信李玑的调查,毕竟人家是司寇,查案子那是本行。他问李玑:”可知何人所为?“

  李玑摇头道:”十年已过,事皆陈迹。纵有所遗,何得存也!“两人都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

  一面李玑与子楚频频会面,一面武安方面频频传回消息,大批秦军向上党集中,并向黎城、简子城,甚至皮牢方向开进。而赵使这时也才刚刚走到洛阳,估计还要三天才能到达咸阳。进入咸阳后,还不知道要花几天才能见到正主,传达上赵王的意见。

  赵军收复皮牢,全歼占领皮牢的秦军,武安的局势基本安定。廉颇向武安令李崇面授防御机宜,就返回邯郸,为迎战秦军主力作准备。

  武安是从太行山下山后,进入邯郸前的一外盆地,廉颇认为,武安只要有三万军队,完全有能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因为太行山道狭窄,兵多了基本摆不下。万一武安顶不住,廉颇准备在武安山口,沿洺水和滏水设立了一道防线。这道防线的设立需要动员邯郸的力量。但廉颇在朝堂上提起这事时,引起了大臣们的异议。大家都认为,现在正月过半,马上就要进入春耕,正是农家最忙碌的时节,这时抽调人力,会严重耽误今年的收成。廉颇威胁道:”秦军十万,非虚恫也。猝然临之,而无所备,必受其殃!“

  但大家都认为,秦人难道就不要春耕了?他们只会虚声恫吓,不会真的用兵。你看秦人,兵至上党就停下来,只派出少量部队前出到黎城、简子城,只有哨探到达皮牢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