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试射前准备_重生之神级操盘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缓步并肩而行,后面还有一些市政人员,电视台记者跟在后面。

  这个时候,才早上六点多,太阳还没有完全出来,但已经有些亮光,将远处的海平面映照成金黄色。

  在基地正前方,高高的火箭发射塔,耸立在距离海岸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披着丝丝霞光,如同一个巨人,沐浴在朝霞之下。

  “天枢一号”火箭,静静的伫立在发射架上,洁白的火箭箭身,还没有安装卫星箭头,在三级火箭的外壳上,几个鲜红的大字“华夏航天”,是那么的醒目!

  然而,陈伟东却站在最近的瞭望台上,默不作声的沉静着,凝望着火箭

  实际上,无穷大公司的运载火箭项目,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顺利。

  这个计划在二零零三年立项,提交给国防科工委审批的时候,就有航天部门的相关人士,公开表示:坚决反对民营企业进入航天工业!

  理由很多,什么关系到**安全,一旦发射失败,影响国家在火箭发射市场上的声誉,等等之类的。

  随便一个,都能让一般人无法承受。

  甚至,那段时间还有人在私下,对陈伟东发出了严厉警告,让他好好了解一下,牟其中之类的“前车之鉴”,有些行业不是他想搞就能搞的。

  陈伟东听完他的话,什么也没说,扭头就走。

  他没有找那个传话的人争论,面对这种威胁的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技术上压倒他们!

  经历过重生,陈伟东已经无法容忍自由受到威胁。

  死过一次的人,无法接受自己受到别人的控制。

  同时,他也很难接受,重生以后还要受这种罪!

  这一切的一切,让他更加坚定了乌托邦计划的必要性!

  列目标、拨经费、找供应商、生产、组装、发射,这种传统的航天模式,弊端很多。

  更是因为行业垄断,外界对火箭发射技术,几乎不了解,都是听专家说很难。

  而那些拨下来的科研经费,也早就被固定的产业链,瓜分的一干二净。

  从一九七零年,到二零零五年,一共发射了七十多次。

  只看结果的话,可以说效率非常低。

  除此之外,如果民营航天企业,搞的比国营航天企业还要好,那么航天部门将会被置于何地?

  还会有外国客户,找国营航天企业采购发射订单吗?

  毫不夸张的说,几十万航天人的铁饭碗,都会被砸的稀巴烂!

  所以,这是一个很现实,又无法避开的郑智问题。

  如果不是无穷大公司的研究人员,多次阐述,发展民企商业化航天的必要性。

  加上陈伟东一再表示,火箭项目,会自负盈亏,这个项目才被不太情愿的审批通过。

  否则,按照历史进程。

  他们最起码,也得等到十年之后,才有可能松口。

  但那个时候,很多东西还追得上吗?

  在一间戒备森严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