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混乱、曙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孔夫子可就要背锅了。

  于是王阳明就先把这个大锅背了起来。

  一时间对他的评价,简直可以和王安石相提并论了。

  和王安石相提并论,在宋明时节,那基本上就是说这人祸乱天下了。

  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对于明末文人“空谈心性、不干正事”的行为深恶痛绝,以为此是明末乱局的根源。

  顾炎武说的还客气的,说以一个人改变天下的风气,宋时有王安石的新学,今有王阳明的良知。想要拨乱世反诸正,只能待后来人了。

  王夫之直接不客气,称呼王阳明为“江左王氏”,说他阳儒阴佛、诬圣邪说。要对明末士大夫不干正事、整天想着悟道成圣负责。

  王安石的评价,一直都是人品过硬、才能过硬,但是带坏了风气。这些人化用此事让王阳明背锅,一脉相承,认可其水平,但总需要一个背锅侠。

  这些人批判了一番后,发现朝廷居然在武德宫以及下属的营学,复用了王安石的三舍法,科考去《中庸》,也不用朱子的注释。

  舆论渐渐转向,转而又去让朱熹背这口大锅。可有想让背锅的,就有想让其不背的。

  明末心学打开了理学的禁锢,可也如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带来了享乐主义、放纵主义,道德沦丧等等问题。

  物极必反之下,一些人又认为放纵是不对的,应该加大道德主义,理学礼教不但不应被废,还应该加强才是。

  加之天主教在华传播,一部分人又想着“以耶补儒”,把天主教十诫和礼教融合起来。

  甚至有人琢磨,我天主教在中华打不过儒家,我还打不过佛教吗?

  取代儒教不可能,那为什么不取代佛教,成为和儒家关系最近的补充呢?

  于是有人提出,所谓佛教,就是天主教东传后的变种。三位一体,和佛家三佛是一样的。

  化身佛,佛陀为了度脱世间众生,随缘教化、随应三界六道等情况显现的变化之身。其实,就是耶稣,也是一样在人间行走。法身佛,即为圣父;报身佛,即为圣灵。

  顺带着,又用佛家不杀生,质问佛家的人怎么看待文王祭祀、孔夫子祭祀?打不过根深蒂固的儒家,先借着儒家的力把佛教殴了一遍,双方甚至发生了教徒互殴、殉教武战、你焚寺庙我烧教堂的情况。

  加上王阳明又被一些人认为是“阳儒阴释”,更是跟着一起背了个谈悟性、谈心性误国的大锅。释家节节败退,天主教传播更加凶猛。

  还有一部分守旧党则又狠批天主教和儒家的经义根本不相容,甚至违背。天主教认为用“天主”、“上帝”这些中国词汇玷污了DEUS;儒家部分人还认为天主教瞎鸡儿用天主、上帝这样的词才是大不敬。

  一时间整个文化思想界,比之明末的时候更加混乱,简直是乱成一团。

  奇葩学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